第52部分(2 / 4)

小說:嗣子嫡妻 作者:冥王

日抽空,去見小丫頭一面。大多數時候,都是他在陪她清點物資。兩人轉身彎腰搬東西,提筆記錄具體數字,有時半個時辰說不了一句話,但小丫頭總能在他需要水或筆墨之時遞過去,他也能在她忙到忘記孩子叫什麼時,準確喊出名字。

兩人配合越發默契,雖鮮少有甜言蜜語,但溫情縈繞其中。就這般下去,袁恪非但沒有覺得疲憊,想要早點娶她過門的心,反倒一日迫切過一日。

只有兩人成親,才能在宵禁歸府後依舊享受這種舒適。

就這般一連過了一旬,所有人忙到天昏地亂後,事情終於告一段落。正當她打算鬆一口氣,好生做幾道點心全家歇息會時,錦繡坊傳來八百里加急快報,揚州大亂。

“怎麼會是揚州?”

不僅羅煒彤,所有人都在疑惑這個問題。揚州距金陵並不遠,土地肥沃氣候溫潤,向來是大齊糧倉。且那處漕運豐富,絲綢、茶葉帶動商貿繁榮,算來算去都是大齊緊富庶之地。百姓皆有韌性,若不真逼到一定境界,他們絕不會造反。故而史上大大小小起義,多數是從窮鄉僻壤揭竿而起,頂富的揚州率先反了,還真是讓人一頭霧水。

可他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揚州刺史乃是高皇后鐵桿粉。安文帝到來,一亮身份,再用當皇帝時學過那點手段恩威並施。

刺史這邊正煩著,身在官場即便想兩袖清風,多數時候也是形勢不由人。前陣他手下一巡撫親自押送去年稅收入金陵,兒子卻好巧不巧地迷上了教司坊的德音。那歌女他也見過,聽說是國公府出身,不論模樣還是氣質都頂尖。

本來少年風流,那點事長輩皆一笑置之。可誰知前不久金陵三王爺傳出信,據準確訊息,陛下欲一掃朝野貪腐之風,錦衣衛更是經由教司坊之手,拿到了漕運賬冊。

從侄子口中確認此事後,他也急了。正巧這關頭安文帝丟擲橄欖枝,想到自己一直頗為崇敬的高皇后,一點心理安慰都有了,這下他也就放心大膽上了賊船。

這便是事情始末,不過一時間金陵這邊也不會有人弄明白。而且如今最重要的,不是揚州刺史為何反,而是如何平反。

當然平反乃是上層憂國憂民人士所思,國難當頭,多數人想得是保全自己。揚州距金陵並不遠,一條運河維持著金陵的米糧供應。一時之間,金陵城內人人自危。即便承元帝聖明多年,明君之姿令天下萬民信服,也只能暫時保證金陵城內不會有人拖家帶口北遷。

至於米麵糧油,一時之間皆供應吃緊。不過這也不是沒好處,這些時日貴叔一直張羅的百草堂終於開張。託金陵城內流言的福,所有人都知曉這家藥方來自姑蘇百年傳承老字號,懸壺濟世上百年卻被奸人所害。

藥房名氣雖然打響,但金陵城內所居人家,早已有了各自習慣的求醫問藥之所。加之市井之人覺得,這種名氣大的店定是服務朱雀大街那等高門大戶,自己荷包裡那倆銅板還是別進去的好。然而高門大戶,多數自家府內都養著郎中。故而一時之間出現奇怪現狀,百草堂名氣有,生意確是門可羅雀。

本來這不算問題,醫術擺在那,想點法子生意也能好。偏偏羅四海出了事,全家所有人都忙著,榮氏就算有心去管,也得不了那些空閒。

如今倒好,揚州動亂訊息傳來,稍微富庶的人家皆會在家中備點常用藥。全民瘋搶物資緊缺,便有人壯膽進了這家店。本想著肯定要花大價錢,買完後肉痛些時日。但沒想到,價錢與平日去的藥店一模一樣不說,藥材炮製反倒更精細。平日喝半個月才能治癒的傷風,百草堂的藥一旬便能痊癒。

酒香不怕巷子深,以此為契機,百草堂的名號迅速打響。店裡本來的人手不夠用,羅煒彤便問了九師傅,找幾個慈幼局稍大點,平日種田利索,或是對學醫有興趣的孩童,一併跟著做了學徒。

幾個孩子已然到了懂事的年紀,知曉外面戰亂後,對她心存感激,學起來格外認真。以至於到後來,亂局平息後,他們也不願回去,而是留在百草堂內,潛心學習,多年後最終成了藥房的中流砥柱。

不僅他們,也有自願留在錦繡坊的姑娘。雖然當時看來,他們得做多些活計,不如回慈幼局日子輕鬆。但幾年後當慈幼局那些孩子長大,開始成親務農或者做些營生,學著自力更生時,他們已經是有經驗的熟練師傅。

新帝得知此事後,頗覺此舉不錯。以至於後來,只要雙方有意,慈幼局孩童可入商戶當學徒。多年下來,當年無心插柳之舉,反倒成了大齊俗規,拯救無數失怙孩童。

第93章 帝深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