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1 / 4)

小說:嗣子嫡妻 作者:冥王

周元恪反覆琢磨著煒彤二字,不禁對文襄伯府那邊更看不上。同樣是姑娘,同樣的發音,羅薇蓉是雜草野花,小丫頭名字則出自詩經,滿含詩意。反正這會他不管煒彤二字說得是一多簡陋樂器,就覺得這名字哪哪都好。

兩人所思方向雖完全不同,內容卻大致相近,就這樣沉默著走到府門便,羅煒彤低著頭送他出門。眼見著青衣公子邁下臺階,還沒走幾步,她便已經開始想念起來。事情說開了,成親之前兩人不好再見面。

這點念頭剛浮出水面,臺階上的青衣公子扭過身,將一方帕子塞到她手裡,大手揉揉她發頂心,溫和地說道:“咱們也算是交換過名帖了。”

大齊男女間婚事都得過六禮,其中一項便是知曉彼此名諱及生辰八字,剛才他們那樣還真像那麼回事。想到這羅煒彤一呆,等臉發燙完,臺階上哪還有人影。

抬起手,手心安靜地擺著一枚帕子。帕子她認識,正是她從惠州帶過來那批,梅蘭竹菊四條漿洗時少了一條,詠春還納悶了好半天,最終她還是沒說出來,帕子是在船上給人包點心時送了出去。

沒想到他一直留著,而且儲存的如此完好。掀開帕子,上面隱隱殘留著他的味道,帕子中央泛白的地方,包裹著一枚通體碧綠的麒麟。按照方才他掰開的機關,羅煒彤取出自己隨身裝在荷包中的那枚,兩處對起來,印章上的字讓她再也不能淡定。

撩起裙子她一路小跑到後面,將兩枚印章擺到長輩跟前,全家皆震驚。

尤其是榮氏:“這份聘禮……雖說頂不上半壁江山,但也差不多。”

兩枚玉麒麟合起來,正是一枚調軍的印信。雖然無法指揮金陵的部隊,但印信所到之處,當年高皇后屬下無不聽命。

饒是榮氏經歷再多,這會也有些頭暈目眩。如今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袁恪對自家曾孫女不止是用心,簡直是把心都要掏出來。雖然他話不多,但這枚印信足以證明一切。

驚駭之後是感動,感動之後便是惶恐,一家老小皆是這種想法。最後還是羅煒彤受驚太多,已然有些麻木,她倒是先反應過來:“曾祖母,這東西咱們不能收。”

徐氏率先支援女兒,一將不成累死千軍,雖然祖母先前道帝王老邁太子體弱,天下將亂,這時候手裡有兵是最好。可目前家裡並無可帶兵之人,就算系出將門耳濡目染,他們也都未指揮過部隊。再好的兵卒握在手上,也發揮不出應有效果。

“祖母、娘,袁恪心意咱們都明白,這印信還是送回去的好。”

榮氏從來都不是好弄權的婦人,不過畢竟親身經歷過戰亂,她想得更為長遠:“先問問寧國公府再說。”

老寧國公還在金陵城內,於排兵佈陣這位可是行家,榮氏的提議立刻得到了全家認同。事不宜遲,她趕緊喚下人套上馬車,又叫貴叔回來主僕二人親自往寧國公府趕去。

說來也巧,走到半路心焦之下頗覺悶熱,掀開窗簾榮氏見迎面駛來一駕馬車。馬車烏棚車架也小,看起來頗不打眼,但憑著幾十年積累的敏銳直覺,她還是第一眼覺得那車不對。

待到寧國公府,她將此事拋之腦後,將袁恪之事一說,最後掐頭去尾連帶說出孫女親事,最主要的是講明白高皇后帶那些兵以及虎符之事。

寧國公也著實大吃一驚,他武將出身且常年立於朝堂,政治敏感度自然遠高榮氏。沒等冷靜下來,他便脫口問道:

“高…祖太子爺可是尚存於世?”

榮氏臉上的驚訝說明了一切,這會她也不扭捏,而是點了頭。

然後就見寧國公長舒一口氣:“難怪,你可知這幾日陛下招我,說西北軍之事為其一,最主要還是要將阿寧說與涼國公世子。當時我還頗覺奇怪,如今卻是全明白了。”

當下他也不賣關子,而是逐條講清楚:“前些年我便頗覺奇怪,陛下從未收攏高皇后手中兵卒,而那些士兵將領,也似暗中有雙無形之手操控般,這些年未有絲毫紊亂。

實不相瞞,陛下雖看似康健,但畢竟上了歲數,早些年戎馬生涯也有些暗疾。他是經過安文帝之亂的,自然知曉幼主登基、主弱而臣強之理。以陛下英明,又怎會留給朱家子孫一個霍亂的大齊朝。”

這些話外人聽著似是而非,榮氏卻是聽明白了。太祖太…子作為陛下兄長,這些年不顯山不露水,自是可信之人。以其手中兵力,平衡兩領兵的國公府。待新帝登基,也不怕國公府勢大。只要軍權穩固,江山自然不會亂。

想到這,她反倒擔心起了承元帝。毫無疑問那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