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2 / 4)

小說:從金庸武俠開始 作者:千頃寒

指著其中一青袍少年道:“你年紀最小,就由你先問!”

“多謝!”這少年似乎很傲,說了一句便直接問道:“武道可有明確實力劃分?前輩到了何等境界?”

這個問題牽扯了眾人的心,尤其是有關林恆到了何等境界,更是讓人關心。在他們看來,林恆很強,強的讓人心驚,可具體如何,他們卻不知道,所以他們很想一問究竟。如今這少年問出了這個問題,大家都緊緊的看著林恆。

林恆面無表情,雙眼直視少年,那少年也驕傲的看著林恆,絲毫不讓。他微微一笑,道:“好傲的年輕人,不錯!”讚了他一句,林恆道:“以前我也說過,武道**有知見障、人心障、自然障、無我障。知見障大家都懂,我就不再多言,人心障便是認清自己。不管做任何事,你都要認清自己,練武也一定,且尤為重要。你們,是否認清了自己呢?”

輕輕一句反問,壓的眾人心頭一沉,許多人都是變sè。好人、壞人並不是分別人心障的標準,這個障礙並沒有標準,只看你自己是否懂得你自己的心。順著自己的心去,就可以了。而這一步的盡頭,就是自然障了,也就是身如自然。

“我曾在終南山閉關多年,也想過**的具體境界,為此我曾專門總結過自己一身修為,有了一些所得,今ri就說給大家聽……”

所謂知見障、自然障等等,都是**的困境,你悟了,自然有所增長,只是這是心境的增長,對實力並沒有太明顯的增加,以此來形容武學境界,顯然是不準確的。在終南山中,林恆仔細總結,回想過去種種,研究出了一套自己的分法標準。

武學**,有三部分,為體、用、心,心說的就是各種障礙,也就是自己的心境;體,便是身體、內功的**了,這是靠時間打磨、積累的,很難速成;用,就是招式、內功的使用。

若說詳細的境界,那很難劃分的,因為一個武者的實力包括了三部分。你就說段譽,有北冥神功和六脈神劍的他,絕對是絕頂高手,可若說他的境界,那可定極低。所以,想要詳細的劃分武學境界,根本就不可能,只能從大方向上分別,而細微處,卻要另算了。

林恆現在的分法就是分作後天、先天,只是在兩者內,他又詳細的闡述了其中的不同。

如內功,他把其分作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兩部分,內力運轉十二正經可謂是一門功夫的小乘,而完全運轉奇經八脈,那就是大乘了。到了此時,內功也只是積累和運用,很少能夠再有質的突破,便是你去打通身體其他經脈,內功也不會走入那裡,因為你的功夫不會涉及到那些。

這是內功方面,很簡單,大家一聽就懂。麻煩的是招式方面。後天武者,看的還是招式,除非你內功深厚,凝練護體罡氣,不然決定勝負的就是招式。

在這方面,林恆分作四個部分,即練招、拆招、破招、無招四個境界。

練招,就是練習招數套路,是你學的的東西。拆招,練是為了用,光練不用,那是無用的,而與人打鬥,就是拆招了。這個過程看似與練招沒什麼不同,可打鬥起來你的招數自然會不同於練習時。破招,在非常熟練自己的招數和別人的招數後,你自然會尋找招數中的破綻,打鬥中也會攻敵破綻,用最簡單的方法殺敵制勝,這就是破招。無招,就是笑傲中風清揚所說的境界了。

這就是後天中的四個招數境界,也是林恆給出的一個參考,可以讓下面的人對比自己到了何等境界。

“先天境界如何劃分我還不清楚,因為我現在就是先天境界……”林恆沒把自己的修為隱瞞,他把自己初入先天和以後的變化說了出來,便是內視也說了,聽的下面的人一陣陣的驚呼,內視啊,這可是傳說中的東西啊。“我苦思多年,也無法把先天境界區分,因為我不知該如何區分。”

“好了,你來說第二個問題吧!”林恒指向另一人,問道。

這人看衣衫應該丐幫**,只是年紀不大,比青衫少年大不了幾歲,他對林恆行了一禮,畢恭畢敬道:“敢問前輩,內功和招式到底哪個重要?外功與內功又有和不同?”(未完待續。)

075 武(二)

玉女峰頂,眾人無言,靜靜的看著林恆。丐幫少年**提出的問題,同樣是他們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困了無數人千百年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各不相同,因人而異,林恆也無法給出標準答案,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

吐了口氣,林恆目光定定的看著那少林,道:“在回答你的問題前,我要先說一件事。武道,是沒有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