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2 / 4)

小說:2014042606 作者:浮游雲中

及思維開發程度上,不可能比現實世界的人強出多少,那麼對方能夠提供如此多的精神力,其本質就是這裡的規則,對精神的約束非常小,以至於他們可以在祈禱時,可以調動足夠多的精神力。

而以李林對次元空間意志的認識,對物質和精神互動的深層感知,他已經明白這個世界特有的地方,那就是這裡的土著本身靠著大腦思維活動新產生的精神力並不多,甚至比不上現實世界人類的一半。

但他們卻能透過溝通這個空間的意志,那無處不在的精神海洋,來將相應的精神力汲取出來,供應給自己信仰的物件,這才是他們能夠提供如此巨量精神力的本質原因。

對於這點,李林相信除非對世界意志有最本質的瞭解,和直接接觸,否則是無法發現的。

這也難怪,在這個dota星球,一個神明的存在維持,只需要幾千名虔誠信徒就可以,而幾萬名就可以持續發展了。而現實世界中,就算有幾億人信奉同一位主,也從未見過主回應過人類哪怕最簡單的一個請求,這就是世界意志定下規則的力量。

但在這裡,一個不能回應信徒請求的神明,其衰落之快,可以和草木入秋凋零的速度相提並論。

而一個能夠及時回應信徒請求的神明,只要這種回應可以讓信徒生存得更容易,那再多的阻力也影響不了它的發展和擴張,甚至世俗王權都不會因此設定障礙。

畢竟在這個人類時刻受到滅族威脅的星球,凡是靠人類信仰生存的神明,在根本利益上和這些王權都是一致的,至少他們需要人類,這是和那些亡靈和天災們的根本區別。

至於民眾提供的資源在兩者之間如何分配,那的確是無法規避的尖銳矛盾,但除非亡靈和天災徹底消失,否則這個矛盾不會讓王權做出反對神權的行動來。

更何況,許多王國的開拓者本身就是神明,天賦神權在這個星球上可不是一句空話,這些神明自然在各個方面庇佑自己的國家,也享受著國家的供奉。

不過每個神明都不是萬能的,除非是這個世界的創世神明,否則只能精通某一項法則,提供某一個領域的服務,而且不能隨著人類需要改變而改變的神明,也是必然會衰落的。

認識不到這點的神明,反而認為自己就應該高高在上,而將信眾視作可以任意屠宰的羔羊,它們的下場只有一個,就是消亡。

想要脫離這個限制,那就要超脫神明這個概念,神是人類自己提出並定義的,自然是根據人類的需要而改變,而那些擁有強大個體力量的自然個體,雖然也往往被尊稱為各種神,但實際上不依賴與人的他們,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神,而更應該用現實世界幻想文學中的“妖”來定義。

李林在降臨到這個世界後,很快就利用以往的知識,將這些關於神明的基本知識理清,但說是基本知識,在這個dota星球上,能夠明確意識到這點的神明卻並不多,真正意識到這點的,無一不是老牌神明。

其原因很簡單,很多神都是人類晉升上去的,他們以為登上了這前所未有的高位,就超過了凡間帝王,就如同很多帝王認為子民該無償的供養自己一般,就算那些帝王同樣知道平民繳納的稅收養活了自己,但仍然改變不了他們輕賤平民的心態,而很多神也是如此看待自己的信眾。

表面上,那些信眾,要靠著各種取悅神的行為,以及虔誠的信仰,才能換來他們的一絲回贈。

根據李林對這個城市中,其他神廟的感知,發現這些神明,哪怕是歷史最悠久的生命神廟,農業神廟之類的,儘管能夠做到及時回應,但它們取得的,和回饋的比例,基本上是一百比一之下,也就是說信眾們貢獻了一百份信仰,神明頂多會用他們一份信仰凝結的神力,來賜予他們各種神術,來回報他們。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就是技術壟斷帶來的優勢,基本的道理,在哪個次元空間中都是通行的。

就好比現實世界地球上,在過去的時代裡,出口原料,換回工業製成品,中間要遭受數十倍的剝削。出口幾十桶原油,只能換到一桶成品油,這就是因為沒有成套的煉油技術。

而在這個星球上也是如此,人類自己空有強大的信仰,可以藉助世界意志的青睞或者放縱,從精神海洋中汲取大量精神力,卻無法將它們集中利用,很難產生更高階的產品。

比如農業之神,它有某些神術,比如除病蟲害,讓土壤中增加某些元素,這些都是人類自己無法做到,而它卻精通相關的規則,可以做到進行元素轉化,可以做到讓植物變異,增強抗蟲病害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