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心意已決,多說無益。
只可惜天不從人願,躊躇滿志決心征服聖龍人從來未曾征服過的土地的風雨,此時根本不知道天下正在無聲無息中醞釀著一場天地失色的變故,註定了要讓風雨第二次遠征印月的腳步中止在了高唐,而與此同時更為遼闊的軍事政治舞臺,則開始默默的為聖龍帝國西北定涼侯敞開著。
……(本卷結束) ……
第十七集 同室操戈
第一章 遠征印月前的準備
第十七集同室操戈第一章遠征印月前的準備 聖龍歷七五六年三月十一日,燕南天調遣燕耳、朱全率軍會合皇甫嵩、令狐潮、公孫無用、上官明鏡、秦鳳鳴等各路藩鎮,突襲龐勳主力,攻克壽春,破敵二十萬。
但是由於各路兵馬互相牽制,終究沒有乘勝追擊,一舉擒獲龐勳。
龐勳逃往下坯,同一教則流竄江南,不過聲勢已經大不如前,而且雙方的矛盾日漸激化。
聖龍歷七五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凱旋的燕家軍在回京途中,藉口晉陽留守章翔未能積極奉旨討賊,因此北上討伐,大軍迅即圍困了晉陽。
聖龍歷七五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接受章翔求援的公孫無用,發出了討燕檄文,聲稱燕南天乃篡國奸臣,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令狐世家、卞州留守上官明鏡、揚州刺史秦鳳鳴、嶺南節度使杜紹權以及輔政王蕭劍秋紛紛響應,建立討燕同盟,推舉蕭劍秋為盟主,公孫無用為總帥,以公孫世家和上官明鏡為主的三十萬聯軍救援晉陽,雙方僵持於晉陽城外。
聖龍大內戰正式爆發。
其間,風雨軍和皇甫世家保持中立。
由於當年風雨和燕南天的協議中,糧草支援只能用於平亂和剿滅安宇,所以在部下的壓力下,風雨軍中斷了對燕南天的糧草支援。
聖龍歷七五六年四月十三日,由於皇甫世家和令狐世家貌合神離,致使南方討伐安宇的戰事嚴重失利,安宇乘勢再次奪取七個州縣,兵力所指千里赤地,萬里無人煙,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然而皇甫嵩和令狐潮卻無心對付外寇,反而為了爭奪江南而大打出手,甚至還暗中勾結安宇作為奧援,以至於為天下人責罵,這也給了江南以“七海龍王”、“白衣俠女”、“淮揚小謝”為首的江湖草莽,勢力大力發展的空間。
這些江湖勢力不同於龐勳反抗朝廷,而是打著“驅逐安宇,保衛家園”的旗幟,專門和安宇人為敵,甚得民心。
聖龍歷七五六年五月,燕南天屢出奇兵,於晉陽郊外大敗“反燕同盟”,繼而攻陷晉陽,從此聖龍河以北盡在掌控之中,徹底打通了幽燕到聖京的交通線,一時間聲勢大漲,放眼神州無人能出其左。
聖龍歷七五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得意忘形的燕南天,默許部下發動了兵變,威懾廣陵帝,最終廣陵帝無奈的下詔稱燕南天為亞父,朝中權力盡數移交,頓時天下輿論大譁,以正統自詡的儒林士子們紛紛淚流滿面,指天大罵。
但是燕南天羽翼豐滿,短短三個月十三戰十三捷,卞州被圍得水洩不通,公孫家族的領地也十去三、四,其他各路藩鎮在燕家軍的威脅之下,不由紛紛動搖,甚至暗中派人求和停戰,一時間燕家權勢無雙天下。
可惜到了聖龍歷七五六年九月,形勢卻又出現了戲劇性變化。
九月七日,弱冠之年的公孫飛揚率七千精銳,擊潰燕家軍十萬雄師,一舉化解了齊魯北部的威脅。
其後更是長驅直入逼向燕家軍的老巢,竟然也是連戰連捷,乘虛殺入了燕家軍的根本重地幽州,連燕南天的正室夫人也差點被俘虜。
此戰名動天下,打破了燕家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公孫飛揚也就此成為聖龍的又一位名將。
為此,燕南天匆忙調遣兵馬回師救援,因此緩解了原本已經被壓得喘不過起來的公孫世家和上官明鏡,同時也大大振奮了反燕陣營計程車氣。
雖然燕家軍的軍事實力依舊是天下莫擋,但是反燕的藩鎮們從此看到希望,雖然彼此之間的實力對比依舊懸殊,但是抵抗卻變得更為頑強了。
面對著中原發生的一切,西北卻保持著絕對的平靜。
最近三年內迅速崛起的聖龍帝國西北定涼侯,顯然毫無興趣問鼎中原,他將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西北的內政,和對印月戰場的支援上來了。
※※※
九月的高唐氣候宜人,聖龍帝國西北定涼侯的心情也同樣舒暢,正端坐在寬闊的校場上,觀看著風雨軍的檢閱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