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3 / 4)

小說:征戰天下 作者:風雅頌

只見校場上人馬翻騰,各軍團均顯示出自己的特色:

碧蛇軍機動靈活的派兵佈陣,秋風軍技藝精湛的騎射馳騁,青龍軍滴水不漏的防守反擊,白虎軍進退自如的戰車長城,黑狼軍咄咄逼人的銅牆鐵壁。

再加上高唐僧兵和三國盟軍的配合,在校場上格外氣勢逼人,刀山槍海、所向披靡,令人歎為觀止。

這次檢閱儀式,是風雨苦心安排的傑作,既是為了威懾剛剛被鎮壓下去的高唐貴族,也是為了他計畫中緊鑼密鼓進行的第二次遠征印月做準備,同時也不乏向天下各路藩鎮和鄰國示威的打算。

因此,參加檢閱的軍隊除了剛剛重新組建的碧蛇軍團和近衛軍全部之外,秋風軍一個團、青龍軍四個團、白虎、黑狼各兩個團也都奉命前來參加,更有三萬高唐僧兵和尼、錫、丹三國的盟軍協同,並邀請了呼蘭、大陸諸公國、大食、善鄯等西域藩邦和聖龍帝國的各方藩鎮,甚至還處在曖昧的交戰狀態的麥堅也派人前來觀摩,可以說是當今聖龍帝國最為轟動的一件盛事。

在目前天下戰亂不止、變亂層出的局面下,恐怕也只有風雨軍才有這樣的條件和實力進行這樣的排場。

看著四周那些各方勢力派來的代表為之驚訝隨即沉思的神色,風雨忍不住得意起來。雖然如此作為有些張揚,但卻是風雨整個戰略部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即將展開的第二次遠征印月,爭取最佳的外交環境。

事實上,目前的環境也非常有利於風雨的第二次遠征。

張仲堅和兀朮臺的戰爭出人意料的僵持,直到前兩天方才在葉瑟河大決戰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兀朮臺畢竟在呼蘭帝國的西部經營多年,即便是大國師這樣的權雄,也不可能在倉促之間完全平定,因此甚至無心干預高唐的叛亂,對於風雨軍這次遠征自然更是沒有什麼異議,說不定正巴不得風雨的注意力轉向和自己並沒有太大關聯的地方,以免自己的後院受到騷擾。

中原的各路諸侯也同樣自顧不暇,和風雨軍接壤的只有皇甫嵩和燕南天,但是前者正全力爭奪江南,而且實力相對而言比較弱,應該不敢輕易招惹已經沒有後顧之憂的風雨軍;後者則因為公孫飛揚的勝利,而不再擁有壓倒性的優勢,正承受著東路各諸侯聯盟越來越強大的壓力。

雙方的戰略性決戰一觸即發,可以說是到了能否坐穩江山的關鍵時刻,看來更是沒有餘暇來挑戰實力雄厚的涼州。

另外,金岑對大食帝國的出使,則獲取了極大的成功,命運女神前所未有的青睞於風雨。

由於三月分開始,兀朮臺率領呼蘭主力東返和張仲堅的軍隊對峙了起來,因此大食的壓力大為減弱,對於阿育王朝的仇恨和對於印月半島土地的貪婪,讓大食帝國君臣很快達成了共識,宣佈只要風雨軍再次大舉遠征印月,則帝國的軍隊也將從西面配合發動鉗形攻擊,共同瓜分半島的土地和財富。

在印月戰場上,雖然無敵的麥堅艦隊給風雨軍造成了極大的軍事和政治上的被動,但是在李逸如出神入化的指揮下,陸地卻始終是風雨軍的天下。

屢戰屢勝的戰績使得風雨軍牢牢控制了遠離日、月河的領地,也確保了尼、錫、丹三國的忠誠,更有效的截斷了印月對於高唐叛亂者的支援,從而為風雨軍再次遠征爭取到了很好的條件。

加強附屬和盟邦的忠誠,震懾領地內的動搖分子,威壓呼蘭、麥堅,讓他們慎重考慮和風雨軍全面開戰的代價,牽制國內各路諸侯,使他們不敢在風雨軍遠征期間,輕易發動軍事冒險襲擊風雨軍的後院--這,就是風雨此次閱兵的目的所在。

而這一切,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檢閱中,顯然效果驚人。

“啟稟風侯,高唐叛亂已經悉數平定,參與謀反的二十三名頭人、十一名土司、七名大喇嘛全部落網,另有兩名逃往呼蘭的紅衣喇嘛,經過耶律先生的交涉,已經被大國師張仲堅遣送回來!”

就在風雨興致勃勃的向天下展現自己強大實力的時候,負責平定高唐叛亂的魏廖、桑菊和風天華,悄悄的來到風雨所在的看臺會報。

在整個過程中,血衣衛的統領是代表風雨的最高指揮者,紅衣喇嘛負責政治方面的安撫,而青龍軍的都尉則負責軍事行動,三人非常默契的配合,正是這次平叛順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好極了!”風雨大為高興。

這次平叛並沒有太大的懸念,在風雨軍強大的兵力面前,這些自大而愚蠢的高唐貴族根本不是對手。

而且由於正逢呼蘭大國師和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