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的棍法自成一路,與少林棍法並不相似,不知是何緣故?俞大俠自創的扁擔陣更是威力絕倫,三五人一陣,與倭寇決鬥戰無不勝,所向披靡,不知能否讓貧僧開開眼界?”
“俞某人的棍法是在實戰中增進,其中既有滄海劍訣的劍術,也有泉州的扁擔術,斬馬刀術,山東大棍術等等。”
俞大猷不好意思笑笑:“俞某人技藝不精,所學甚雜,豈敢在關公面前耍大刀?”
“俞大俠客氣了。”悟行上前一步,手持哨棒,“沿海倭寇對俞大俠的扁擔棍聞風喪膽,足見俞大俠棍法之高明。悟行聽說俞大俠的扁擔棍法共有十二種技法,進退之間,變幻莫測,攻略似火,衝鋒陷陣無堅不摧。”
悟行哨棒架在臂彎處,合十為禮:“俞大俠身經百戰,對倭寇技藝知之甚詳,悟行冒昧,希望能夠請俞大俠指點我南少林一二。”
悟性皺起眉頭:“師弟,退下,今日俞大俠與林少俠駕臨我寺,為的是福建武林協力合作,共抗倭寇,你怎麼如此不識時機?”
俞大猷苦笑:瞧這師兄弟兩人一唱一和,看來今日不露兩手,是休想走脫了。
至於嗎,好像我俞大猷欠你南少林很多似的!
當然至於!
俞大猷此刻已經成為福建沿海數十萬居民心中的守護神,棍王的稱呼深入千家萬戶,這讓南少林的和尚心中怎能舒服?
第十卷【江南戰火】 第22章
天立地!
俞大猷手持哨棒,在那裡簡單的一站,卻生出頂天立地的豪邁之氣。
難道這就是師傅經常說的什麼虎軀一震、王八之氣四溢?
林平之目露奇光:這可要好好學學,以後沒事就隨便擺弄擺弄,糊弄糊弄那些師弟。
俞大猷年歲不高,但在武學上造詣極深,一舉一動,混若天成,讓林平之大開眼界,暗羨不已。
腳下踩著寸步,俞大猷腰隨步轉,身隨腰動,上下之間流水般順暢。
完美!
一個簡單、基礎的四平步,讓林平驚豔不已。
俞大猷的四平步,已經脫離了傳統的扎樁,林平之清晰地感悟到俞大猷看似繃緊的面板卻充滿了彈性,如同繃緊的弓弦,隨時都有可能射出那致命的一箭。
“喝!”
俞大猷手腕一抖,哨棒貼地刺出,哨棒微微顫抖,直如躍躍欲噬人的毒蛇。哨棒所經之處,帶起一道刺耳的尖嘯,吹動地上的浮土,一條三尺多長的白痕出現在堅硬的演武場上。
“這是剃!”
俞大猷腳步不停,快步上前,手中哨棒呈螺旋狀向前刺出,用堅硬檀木製作的哨棒卻給人一種滾動的視覺。哨棒所向,一片飄落而至的落葉竟然被棒梢激起的旋風撕成碎片。
“這是滾!”
……
。+戰法,俞大猷一一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