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如此放肆,來搶我,我豈能饒了你!他立刻大喊大叫起來:“抓賊啊,抓強盜,搶東西了。”他這麼一嚎叫,壞了。北京城從元大都時就開始繁華熱鬧,福臨進關,紫禁城裡坐了龍廷,正是清初北京城裡的初盛時期,可說是花花世界,熱鬧非凡。那大街小巷滿街筒子都是人,真可謂是太平盛世,陽光普照,豔陽天下人們熙來攘往,一片喧譁聲。他這一嗓子看熱鬧的人們把那個賣冰糖葫蘆的和福臨他們三人圍了個水洩不通,嚴嚴實實。
兩個帶刀侍衛一看不好,今天要惹事。這東西,這麼多人,今天皇上在場也殺不得!再說百姓們沒有罪你怎麼殺?那不成了皇權在上濫殺無辜了麼?看這苗頭今天不服軟不行了,惹起民憤把事情鬧大了,弄到皇宮裡去被大臣們彈劾了,那可是殺頭滅九族的罪。兩個帶刀侍衛慌忙在自己身上翻找銀子,他倆的兜裡哪裡有銀子?他倆每天在皇宮裡守護著皇上,吃皇宮裡的,喝皇宮裡的,平時帶那玩意也派不上用場。情急之下,為了穩住那些看熱鬧的民眾,那個年長的帶刀侍衛以大哥的身份教訓起皇上來。多虧順治拔下的那根冰糖葫蘆還沒下口咬,他先在順治的屁股上踢了一腳,然後從順治手中奪下那根冰糖葫蘆,給賣冰糖葫蘆的在竿子上插好,陪著笑臉說道:“掌櫃的,你福祥,大買賣,不跟我們小民一般見識,我當哥哥的在這裡給你賠禮了。”
那個賣冰糖葫蘆的也不是個什麼好鳥,小商小販小本經營,貪小利的多。遇上這種情況見人家服軟不是見好就收,而是得理不讓人,想著趁機勒索兩個銅板花花。兩個帶刀侍衛腰裡又沒有錢,賣冰糖葫蘆的又不放過他們,眾目睽睽之下兩個帶刀侍衛又不能去打他。正在僵持著一個巡街的衙役巡了過來,他把看熱鬧的人們都驅散開來,見是那個大一些的帶刀侍衛和兩個不認識的人。他跟那個大一些的帶刀侍衛是同一條衚衕裡的鄰居,他很早就知道這個大一些的帶刀侍衛,是皇上身邊的貼身侍衛,他很敬佩他。今天他見這情景,就知道眼前的這兩個不認識的人當中其中必有一個是皇上,於是他碼下臉來,抽出刀來把那個賣冰糖葫蘆的嚇唬走了。順治帝見他救駕有功,允許他在宮裡行走,這是後話。
事情到了這裡應該完了,可是沒結束,在看熱鬧的人群中有個美女,年方十七,正是那個大一些的帶刀侍衛的妹妹。芳齡十七情竇初開,對男女之事正是渾眼看朦朧的時候。她見她家的那個衙役鄰居把看熱鬧的人都驅趕散了,她到鋪攤上去買了一根冰糖葫蘆,拿著過來。她以為順治皇帝是剛從外省調進京的,和哥哥一起侍衛皇上的同事。她適才看見順治作野的那副慘樣,心裡萌生了憐憫感,她來到了他們的近前,先喊了一聲哥哥,然後又叫了那個侍衛一聲小哥哥,跟他倆打過招呼後,才對順治皇帝說:“小哥哥,你是皇上剛從外省調來京城護衛皇上的吧?看你叫這冰糖葫蘆饞的,你們那裡肯定沒有,給!”說著已把冰糖葫蘆塞進了順治帝的手中。
順治帝剛才的心情很緊張,這會來了這麼個美女叫他小哥哥,而且還是自己貼身護衛的親妹妹,這不能不使他不高興,早高興地把那個帶刀侍衛踢他一腳的事拋在了腦後。有人說:伴君如伴虎,老虎屁股摸不得,他這個真是膽大包天,竟敢去踢皇上的腚眼,真是不可思議,是天下黎民誰也不敢相信的事。要知道皇帝也是人,皇帝也需親情和安慰,皇帝也見異思遷,要不然順治皇帝能為了她江山都不要了,去出家當了和尚?順治皇上從她手中接過冰糖葫蘆,心中好高興喲!前面說了,順治皇帝近日胃口不太順暢,沒有食慾,中午飯不想吃,微服偷跑出來遛彎兒舒暢心情。他那一遛心情舒暢了,覺著肚子餓了,見了冰糖葫蘆嘴裡饞,想吃,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拔。沒想到這不是在他的宮中,差點惹出事來。現在好了事情過去了,一切都平安了,還有美女送給他一根冰糖葫蘆,他心裡甭提多高興了。接過冰糖葫蘆就往嘴裡塞,一邊咀嚼著一邊與帶刀侍衛的妹妹聊了起來,他倆無目標地漫步著。
這個帶刀侍衛的妹妹,怎麼跑到大街上來看起熱鬧來了?不是的,是這麼回事。在北京城的西直門外有一座小姑姑子廟,這座小姑姑子廟像圓明園一樣毀於咸豐十年的外夷兵燹。那個大一些的帶刀侍衛的母親多少的篤信釋迦牟尼,常到姑姑子廟裡去做點佛事,施捨些東西給那些姑姑子們。他的這個妹妹自小跟著她的母親到尼姑廟裡去,耳濡目染。時間久了和姑姑子廟裡一個跟她般大般的小尼姑好上了,十一二歲左右就經常一個人跑到姑姑子廟裡去找那個小尼姑玩耍。她去玩耍,小尼姑可不能玩耍,小尼姑得打水、燒火、掃庭院等雜活,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