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2 / 4)

小說:莫問天 作者:花旗

現出佛法無邊。這幅堆繡,是卡瓦輪寺的之寶之一,上面鑲滿了寶石、金葉,平時用各種珍貴的香料保護著;每年只有在這七月法會時,才會展示在眾人面前,僅次一次;所以在藏北,七月法會又被稱為曬佛節,呵呵,也就是把佛像拿出來曬曬太陽。狂熱的農牧民只看到這巨大的堆繡佛像,就禮拜不已了,堆繡散發出來的濃烈香味,更滌盪著他們的思維。

金頂聖衣活佛正在宣講釋觀世音菩薩往來六道輪迴的故事:

“六道輪迴中的所有眾生,只有觀世音菩薩經才能拯救。為了幫助各界眾生克服各自的弱點,觀世音菩薩以恰如其分的形象出現。

神明界的眾生由於他們上一世積累的功德,而得到了今天的地位,但他們卻不明白他們生活的真正本質,而開始以為他們今天的生活是永恆不變的,實際上這種生活只是暫時的,一旦他們所積的功德消耗殆盡,這種生活就會完結。由於神明界的眾生過著舒適幸福、毫無痛苦的生活,所以他們完全喪失了精神上的進取性,這樣就會逐漸地降格,跌入其它的境界。故神明界並不是追求的真正目標,充其量它只不過是避開塵世苦難的暫時避難所。為此,觀世音菩薩手持琵琶出現在神明界,奏起那達摩迴盪不息的聲音將神明界的眾生從自我陶醉的愚昧中喚醒。

地獄裡的眾生遭受的痛苦和折磨,實際上並不是冥王的懲罰,而是他們自己作惡的自然結果。觀世音菩薩帶著純化一切的火焰出現在痛苦萬狀的地獄裡,他沒有譴責這些受刑的生靈,而是讓他們在‘知識鏡’裡照照自己,以激發他們良心的呼聲,並引導他們上升到高一級的眾生界。‘知識鏡’具有將痛苦變為清化、以烈火純潔它物的功效。

觀世音菩薩佩帶一把劍來到阿修羅界,劍象徵著阿修羅界裡的生靈秉性狂暴,刀劍是他們唯一能懂的語言。從另一意義上講,劍也可象徵一種知識的力量,這種力量就像利刃一樣斬斷阿修羅那亂麻似的一切嫉妒。

觀世音菩薩來到畜牲界時,手持一本經書。因為畜牲界的生靈沒有思維能力,沒有理智,只有書本才能把他們從本能衝動的一片黑暗中拯救出來。

觀世音菩薩進入餓鬼界時,手裡端的是盛有食物和飲料的法缽。因為餓鬼界的生靈追求萬物的慾望猶如烈火,難以滿足,致使他們永遠承受著這種慾望的驅使。觀世音菩薩所帶來的神聖的食物和飲料,可以解除他們的飢渴,以便引導他們變物質追求為精神追求,即追求知識和真理。

人類界是一個具有理智、能夠自覺地做出決定的世界。擁有思維、理智慧力的人類能夠認真權衡自己的行為,並透過自身固有的知識和智慧,便能修成正果,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因此,人類界生靈的任務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認識能力,並透過克服自私和虛榮,為達到最終目標而奮鬥。

觀世音菩薩在人類界以佛祖釋迦牟尼的形象出現,觀世音手裡拿著苦行僧的手杖和一個要飯的碗,這兩件東西象徵著完全拋棄了自我。請隨我唱起對佛祖釋迦牟尼的禮讚:

千隻眼是一千個聖賢佛,

向具有教化一切法力的

觀世音菩薩虔誠頂禮!

千佛都為你的誓言作證,

千佛都預言你教化邊地,

用你無邊法力利益眾生,

眾生都要向你虔誠頂禮!!!”

隨著金頂聖衣活佛最後悠揚的頌歌聲響起,眾人彷彿被催眠了般都五體投地,禮拜起來。

嘎布吉縣長絕望的低下了頭,現在牧民們的情緒被激發到了頂點,只要金頂聖衣活佛再借著這氣氛一鼓動,他們能為佛去做任何事情。

“唵、麻、呢、叭、咪、吽。”一道清朗的六字真言打破了寂靜,扎爾額尼大喇嘛突然現身在講經臺上。彷彿一盆清水從天而降,把眾人從金頂聖衣活佛近乎催眠的情緒中解脫了出來。嘎布吉縣長驚喜的發現,洛桑在恩扎格布大喇嘛的弟子剛加和另外六個卡瓦輪寺的長老的陪伴下,正緩步走上講經臺。看樣子,洛桑已經得到了這些僧人的認可,他們象對待活佛般陪伴在洛桑的四周,嘎布吉縣長終於鬆了口氣。洛桑對嘎布吉縣長微點下頭,又恢復了端莊的儀態,手捧佛珠,在六個長老和剛加的護持下,步上了最後一級臺階。

金頂聖衣活佛也被這突然出現的一群人驚住了,心裡不禁痛罵扎爾額尼大喇嘛。自己剛營造好的氣氛被他的一句六字真言給輕輕化解了。但他馬上就發現了手捧佛珠的洛桑,貪婪和狂喜出現在他的臉上,儘管只停留了一瞬間,但大多數的人還是發現了金頂聖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