蹤」,最後就能夠確定吸血鬼的所在。這個方法從未令拜諾恩落空。他已在倫敦消滅了四隻吸血鬼。
這方法令拜諾恩想起當紐約警探時的老日子,那時逆追蹤偵緝是每天的例行工作。
拜諾恩瞄一瞄手錶。晚上十時四十五分。若是在平日,街道早已變得冷清。但是現在不同,現在是一九九九年最後九天。整個倫敦都在逐天倒數二〇〇〇年的來臨。玩樂場所、餐廳和百貨公司都延長了營業時間。人群緊擠在行人道上,移動得很緩慢,像在互相取暖。
一家百貨公司外頭放置了一個巨大電視螢幕,是收費電影片道的宣傳品。裡面正播放時事評論節目,邀請了宗教人士、社會學家和歷史學者出席座談。主持人不厭其煩地向觀眾解釋:二〇〇〇年仍然屬於二十世紀,二〇〇一年才是廿一世紀的第一年,因為「世紀」是由「一」年而非「〇」年開始計算的……所以我們現在不是歡送二十世紀,而只是迎接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
那個歷史學者提到第一個千禧年將要結束時,許多人以為就是世界末日,於是變賣所有財產等待進天國,甚至瘋狂自殺……
在倫敦,慶祝千禧年的中心並不在這兒。特拉法加廣場原是倫敦每年除夕的慶祝勝地,可是今年得讓位給座落於格林威治、將在除夕正式開幕的「千禧殿」(Millennium Dome)。心中懷抱不同期望與焦慮的人們,成千上萬湧向法定國際時間的零時起始點,把那座周長一公里、高半公里的半透明圓拱幻想為碩大無朋的方舟,接載他們安然航向下個一千年……
一個穿著滾軸溜冰鞋的黑人,沿著行人道外側迎面而來,頭上束著一條警察用來封鎖案發現場的藍色膠帶,這種天氣竟然只穿一件紅色的棉衣,上面用反光塗料印著一行字型:
「WHO IS JACK?」字型下面印著一柄手術刀的圖案。
拜諾恩經過好幾間販賣紀念品的商店,都掛著這種式樣的衣服和飾物,數量足與印著大「M」字的千禧年紀念品匹敵。
「Big Issue!Big Issue!」一個流浪漢站在車站門外,揮舞著封面色彩豐富的雜誌叫賣。
拜諾恩看見封面的頭條:「開膛手傑克回來了:這次他會收手嗎?」
昨天報紙刊登了第十三人遇害的新聞。死者同樣是妓女。
「開膛手傑克二世」就是拜諾恩到倫敦來的原因。吸血鬼肆虐時往往裝扮成心理異常的連續殺人狂。
——「開膛手傑克二世」殺人肢解的手法雖然兇殘,但死者並沒有被吸血……吸血鬼絕不會讓溫熱的鮮血浪費在雪地上……
拜諾恩在雜誌上讀過這樣一篇讀者投書:「一如我們即將再臨的救世主耶穌基督,相隔百餘年二度現身的『開膛手傑克』正是撒旦的兒子——聖經所預言的『敵基督』……他趕在第二個千禧年結束前來臨,在暗街中揮舞邪惡的刀刃,目的是殺害另一位聖母瑪莉亞,阻止聖嬰再次降生……這是世界末日已近的最有力征兆……」
——嗅到了。
在稠密的人叢中,汗味、古龍水氣味、汽車廢氣與商店暖氣系統排出的濁氣,加上緊張和興奮所產生的荷爾蒙味道,混合成一種節日獨有的氣息。
而在這氣息之中,拜諾恩分辨出一絲淡淡的吸血鬼氣味。
——開始在倫敦的最後一次吧。
在這種行人如游魚的情形下,拜諾恩不必特意尋找那個攜帶著吸血鬼氣息的人。他只要辨別出氣味的來向,再順著那方向前進便行。
果然,拜諾恩越往街道的北面走去,那吸血鬼氣息便越濃。
拜諾恩進入塔橋車站。他皺眉。假如吸血鬼是在火車或地鐵內把氣息散播出去的話,那就很難追蹤了。
不!氣味的來源仍在前面。拜諾恩穿過火車站,從車站北面出口離開。
甫踏出車站,拜諾恩便停步了。
他已找到吸血鬼氣息的來源,那就是座落在車站北鄰杜利街的「倫敦地牢」。
同時 希斯羅機場
德國護照上的姓名是于爾根·馮·巴度。
已經連續工作了六個小時,海關檢查員感到煩厭和疲倦。聖誕假期的旅客比平日多了十多倍。確定了護照的名字和號碼並不在電腦的可疑名單上之後,檢查員抬起頭,略瞄一瞄櫃檯前那個男子的樣貌,再對照護照上的彩色相片:微禿的額頭、細眼、鬆垮的下巴……是同一人。
「來工作嗎?」檢查員以公式化的語氣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