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領兵?”
對顧長卿砌詞試探,丁應楠故作不知,微微笑道,“莫臥兒帝國應該不會是世輔將軍(郭若弼)的戰場,侯爺該是另有算計。 ”
顧長卿對莫臥兒帝國的地理方位沒有什麼明確概念,只知道在葉爾羌的南方,有克什米爾河谷。 再往南,再往東就是古身毒古天竺的地界,現在地莫臥兒帝國統治的廣大疆域。 若是以就近用兵的常理想來,當然是現在統領西征軍馬的郭若弼最有可能奉命南下,因此聽丁應楠斷然否定,不禁問道:“世輔將軍不動的話。 那又會是誰?”
“侯爺的打算,我等生意人哪裡知道那麼多?”丁應楠話音一轉,又道:“以目前地情形來看,也不一定非動兵不可。 萬一,非要出兵征討的話,雲南方面明石羽、王金剛奴等統率的兵馬或者會擔當重任吧?南下進軍印度,以印度的山河形勢而言,或是從葉爾羌發兵南下,攻掠北印度;或是從雲南經身毒古道出兵,越過蠻荒叢林。 突入莫臥兒帝國的東部。 聽說。 烏斯藏也有不少山口可以直達印度,但是烏斯藏地勢高峻險惡。 雪峰林立,大軍輜重難以由此南下,最多派遣個幾千兵馬襲擾,佔據一二咽喉要衝,初期也只能作為偏師,濟不得什麼大事。 呵呵,軍國大事,我等操心那麼多也沒什麼用,最終用不用兵,還得侯爺定奪。 ”
“哈哈。 任安完全可以想法從莫臥兒皇室手裡買下一大塊土地,以僕之見,孟加拉海灣河口的平原就很好。 那裡盛產大米、黃麻等作物,河流縱橫交錯,是大有可為的風水寶地。 ”風閒覺得在六軍大閱的典禮上大肆談論要不要出兵征伐印度之事不甚妥當,以他們幾個人的身分,要是被別人聽在耳中以訛傳訛,怕是會平白惹出些麻煩,雖然以幾個人的背景和財勢並無所懼,但也沒必要為此多事,心下便有意岔開這個話題,因而笑道,“波圖加人早已在果阿和孟買立足。 英夷則已經在蘇拉特、金萊建立大本營,除了城堡,還有二三十個工廠。 聽說前年莫臥爾皇帝已經將皇室對英夷商人地優待擴大到孟加拉地區,甚至考慮完全赦免英夷商人在孟加拉地關稅。 東印度公司的貿易貨物主要是棉花、糧食、絲綢、靛青、硝石、茶葉、香料等等,我們要是大舉進入印度,不可避免地會與英夷衝突,所以我們事先就要有所準備。 ”
幾個人正說著話,便聽得山崩海嘯般的歡呼萬歲之聲如雷滾過,遠遠傳來,閒談的幾個人心裡明白,這是今日的正主兒終於到了,這世界上,尊貴而重要的人物似乎總是最後一個出場的。
“平虜大軍,戰無不勝!蕩平敵虜,霸凌天下!萬歲。 萬歲,萬萬歲!”數萬將士,齊聲吶喊。
“每陣必前,有進無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眾人同呼,山鳴谷應,聲如驚濤駭浪卷潮回。 無數人在斯時斯刻熱淚盈眶。
“嘗見〈太祖實錄〉上說,國初大閱禮。 太祖每每親臨校閱,各營整搠人馬。 臺上吹號笛,麾黃旗,總協戎政及將佐等官各歸所部。 兵部尚書請部陣,舉炮三。 馬步官軍演陣如常法。 軍士聞鼓而進,聞金而止,進退如一。 容止中節,兵威雄壯,實可觀也。 ”如此雄壯聲勢,雖然只聞其聲,尚未一睹軍威真容,顧長卿已倏然動容,很是激動感慨,“今日大閱。 堂堂之陣,赫赫之威,堪與國初大閱禮媲美了!”
“呵呵,平虜軍威,文房兄到西北還是第一次見吧?”風閒呵呵一笑,就此打住話頭。 因為歡呼吶喊的聲浪又迫近了許多,已經完全淹沒了大閱校場內地其他聲音,這時候就是貼在耳邊大聲說話,也別想聽得真切了。
護衛親軍馬隊簇擁著平虜侯,緩緩走馬入場。
一身黑色鎖子甲的雷瑾甩鐙下馬,步履從容,健步登上點將臺,紅色的披風隨風而起,宛如烈烈火焰。
目光如閃電一般掃過全場,剛剛還山呼海嘯一般的校場。 便忽然在雷瑾的目光中安靜了下來。 鴉雀無聲。
西北在雷瑾治下,並無那許多繁文縟節。 因此雷瑾一到,便直接進入‘宣捷’儀式。
宣捷儀式,大體上便是由典禮署的禮儀官當眾宣讀‘節制西路諸軍事’‘假黃鉞’‘提督敦煌行營’‘元帥’郭若弼的捷報。
戰勝攻取,勢如破竹……
所向披靡,望風歸附……
西路軍馬地戰績,令眾多健兒按捺不住,胸中熱血沸騰,豪情激盪,一個將官戰刀出鞘,斜指蒼穹,以標準的拔刀禮振臂大呼:“平虜大軍,戰無不勝!每陣必前,有進無退!”
有了第一個人地帶頭,所有等待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