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羅細細琢磨了好一會兒,說道:“看起來還是比較可行。這需要動用不少人手,上次營建秘道的幾員得力人手,我都調過來歸你調遣。宮裡的原始營建圖式先借給你看閱,好好的做乾淨些,不要把這事情搞砸了。”
“是。”
楊羅想想:“小七,你不是要買壽材,還要請和尚道士嗎。順便支了銀子,把防疫藥材也都買回來。”
“好嘞!”
楊羅取了紙筆,琢磨了一下各種藥物該採辦多少,隨即揮毫疾書,他以前走南闖北,對避瘟防疫的事項自然諳熟,幾個效驗的方子也是熟記在心,不一會兒就列下了若干物品藥料的單子。
趙小七一一瞧看下來,只見列有貫眾、升麻、大黃等煎服生用的防疫藥物,也有蒼朮、木香、蜀椒、乳香、降香等焚燒避瘟的香料,還有雄黃、麻油、醋炭等物品,最後又專門開列了幾個驗方:
由乳香、降香、蒼朮、細辛、川芎、甘草、棗等組成的‘避瘟丹’方,焚燒能令瘟疫不染,在空房內焚燒,可避穢氣;
由雄黃、鬼箭羽、丹參、赤小豆組方製成‘避瘟丸’,內服有效驗;
還有由人參等16味藥組成的‘神仙百解散’,扶正補氣,可闢瘟疫,治勞倦;
又有‘調中丸’藥方,由大黃、麻仁、枳殼、茯苓、芍藥、前胡、黃芩組成,食後飲下,微利為度,可闢四時疫癘之氣;
看罷,趙小七咋舌道:“我只知道這避瘟丸、雄黃,在醫家常用來避瘟,想不到堂主居然這麼精通,莫不是以前做過郎中?”
“呵呵,見得多了,知道的就越多,沒什麼稀奇的。快去吧,先把那老太監知道的東西全部問出來,問完了那些窖藏地點,看看他還知道些什麼內廷的秘密。他一定還知道其它很多東西。問的時候,注意周圍警戒,不要讓不相干的人知道我們問了這些事情。如果不小心讓不相干的人知道,記著全部滅口,不要手軟。”
“是。我這就去。”
“嗯,去吧!”
第五章 都督軍事
西苑丹房。
正中的一乘透雕的夔龍護屏矮足繡榻上,靠背引枕俱全.榻上一頭又設一個極其精巧,上漆描金小几,几上放著茶吊、茶碗、漱盂、絲巾之類。
屋角,一張以螺鈿、翡翠、瑪瑙鑲嵌的紅木茶几上放著一個金猊香爐,一縷輕煙,裊裊上升,滿屋異香,令人心清神爽。
身份尊貴的皇貴妃展氏,這會兒閒適地坐於中間的繡榻上,周妃、顧妃則在旁邊的一乘繡榻上打橫陪坐。
低低下垂的湘妃細竹簾外邊,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司禮監提督太監王弘曆、提督錦衣府辦事太監陳準、新近提升為御用監掌印太監的張鳳等屏息靜氣恭候在一旁,司禮監秉筆大太監張保則一句一句正念著外廷臣工上呈的奏摺。
這些外臣的奏摺,名義上自然不會是呈遞給展妃等人看的,而是上呈給皇帝批閱的。
在這個看似平常的夏季,帝國宮廷中波詭雲譎,暗流湧動。
如同羚羊掛角、香象渡河般的一連串變動,雖然無聲無息,幾乎無跡可尋,但是一向緊握著權柄而且起居飲食非常小心的皇帝,突然‘神志迷糊’,無法正常理政,靜養數日之後,表面看起來似乎痊癒,沒有什麼異樣了,但異乎尋常之處還是讓一些有心人注意到了,尤其是內廷幾個知情的太監卻清楚的知道——帝國的最高權柄,已經在外廷臣工懵然無知的情況下,悄悄的轉移了。
宦官們的大靠山——‘服丹過度’,‘神志迷糊’的皇帝,在西苑靜養了一些時日,不知怎麼三來二去的,就被三位寵妃牢牢‘控制’,一門心思,只想整日跟隨陶仲聞真人在西苑丹房內煉丹求長生,所有外廷奏疏都一律呈遞給伴駕煉丹的皇貴妃們裁決,然後由司禮監批朱。
敏感的內侍們首先察覺到了這個異常——以當今皇帝專權的稟性,怎麼可能讓其他任何人代為裁決國家政務?而且皇朝規矩是不許後宮干政的,按說即使在皇帝突然不能執掌權柄之時,所有的政事應該由司禮監、內閣、六部等各按帝國以往常例處理或者互相商量著拿定主意就可以了,象這麼突然破天荒的打破常規,讓皇貴妃們垂簾理政,本身就很詭異。
而在內廷幾個重要太監心目中,皇帝的“微恙”來得是那麼蹊蹺,迅速在皇帝面前大紅大紫的秉一真人陶仲聞,在這裡面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實在讓他們心裡犯嘀咕。
但不管怎麼說,宦官們都是很不情願把他們已經掌握在手的權力,拿出來與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