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3 / 4)

小說:驚雷逐鹿 作者:風格1

不久,秋收冬種還未完全結束,雨雪已經開始降臨河隴大地。

雨雪天氣自然給商旅行客帶來了許多麻煩,但絲毫沒有影響到河隴一些大城商埠日趨繁華的景象。

說起灌溉農耕,武威還不及張掖,但武威的農牧工商在河隴本就繁盛,隨著都督幕府正式開府武威,作為河隴新的軍政權力中心,各方人等都往武威匯聚,關中、四川的有錢人紛紛遷移到河隴,河隴地面市廛熱鬧,一天天的繁榮起來,農莊牧場,工場作坊,牙行集市,飯館酒肆,客棧旅店,遍佈河隴城鄉。

以武威府而論,租賃店面鋪房的價格已經升了很多,而地皮買賣價也是一天三變,可著勁的往上翻,其他府州縣的地價也不斷攀升,這使得幕府和下轄河隴各府州縣的稅課收入有了大幅增長。

而讓河隴諸族,尤其是連見多識廣的商人們都感覺新鮮的事情也相當不少。

譬如與帝國其他地方相比,河隴遍地開花的茶館茶樓普遍附設有說書彈唱,不唯如此,大點兒的茶館茶樓還有梨園戲臺,專一有搬演雜劇南戲的諸般男優女伶在臺上演著一出一出的劇目。

而以夜未央始作俑,更是搞出了入場須買門券的名堂,各風月玩樂之所又隨其後紛紛開始效仿夜未央的做法,蔚然成風,明顯與帝國他處不同,相當新穎。而且其門券都是讓畫師畫工以帝國傳統的水墨、工筆彩繪,又或者是西洋油畫、波斯細密插畫的技巧起稿繪圖,翻制銅版套色印刷而成,鮮豔顯目,相當精美。其內容除了標示各風月場所的表徵徽記和門券價碼之外,每張門券的人物都不相同,風月場所的紅姑娘、名優伶和有名的說書彈唱藝人都各各圖其肖像於其上,以作招徠,而在門券的背面還印有許多商號店鋪廣而告之的多條訊息,由於門券印刷的精美令人不忍丟棄,甚至有些有閒有錢的人,為了自己追捧的某位名優伶、紅姑娘,不惜出錢倒換他人手裡的門券,有些市井之徒還以此為撈取外快的一種手段。

風月場所須購買門券入場,這就跟附設有說唱戲劇演出的茶館茶樓區分了開來。以前無論茶館茶樓,還是風月場所,一般的都沒有買門券入場的說法,都是算在茶資裡統籠收了。如今則一變為風月場所要買券入場,而茶館茶樓則還是收取茶資,不設門券。

這些固然不免讓人覺著新奇,不過這等或是客棧酒肆飯館迎來送往,或是風月青樓說唱演劇,或雞犬蟋蟀鵪鶉等鬥局博彩,或寺院僧道為善男信女祈福禳災,從事道場法會;又有那等富貴人家出遊或宴會,舉凡肩輿、車馬、珍饈、佳釀、歌舞,需要僱請輿馬車伕、歌童舞伎、又須備辦酒食等等,在在需要僱工請人;還有各處府州縣道路水利城池寺院的修繕營建,僱用許多寄籍民、落籍民工作,小民因此以受僱傭為業,仰賴為生者不可勝計。(根據幕府的〈裡甲新例〉和〈戶貼新例〉,從外地而來,凡不是編入本地州縣裡甲的本籍民,超過三日即須登記寄籍,需停留超過一月以上者,便須登記落籍,離開則須銷籍,違者課以重罰,治以重典)

雖然都督幕府秉承雷瑾積小改為大改的漸進意圖,行政儘可能低調,每有變易法令,都儘可能不求張揚,盡力安撫,平衡各方利益,但是仍然遭到不少儒者清流、程朱理學門徒、抱殘守缺的道學先生、虛偽欺世的鄉愿們攻訐,甚至於變本加厲,逐漸將攻訐矛頭指桑罵槐的指向都督幕府的都督平虜將軍雷瑾。

因為皇朝禮制之規定或民間正統、傳統之思想,對於變易祖制的一些做法認同度並不高。

在河隴州縣,有太多藐視奢儉大防的奢靡淫亂之行,以及與禮不符的僭禮逾分之舉,讓理學先生們深惡痛絕了。而這些僭越禮制的行為,始作俑者都是這位都督陝西的雷都督大人。

在這些清流、理學一輩看來,正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都督大人的內宅妾婦婢女衣飾奢靡,僭擬妃嬪,又不申禁令,以明尊卑貴賤,以至娼優隸卒之婦風從效仿,非獨黃金橫帶,亦簪珠嵌寶。種種逾制越禮,離經叛道,不勝列舉,世風日下,俗之壞敝,斯為甚矣。

而都督大人正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貪婪、好色、奢侈、揮霍、暴殄天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全身上下無一處不討厭,無一處不煩人,風liu浪蕩、奢靡縱慾、輕財敗家、喪德敗俗,這輩子眼看就是要毀了。

可是流民亂起,世道紛亂,眼看著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了秩序,禮法被拋在了一邊,道德被踐踏在腳下,弱肉強食,武夫當政,一切都要靠弓刀騎射說話,都督大人這等只識弓馬刀槍的紈絝子弟成了高高在上,手握生殺大權的封疆大吏,一方諸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