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1 / 4)

小說:驚雷逐鹿 作者:風格1

只傳其號,而不知姓名,甚至原本就沒有什麼姓名,多是族姓加上排行又或者叫什麼狗剩、鐵蛋之類的小名)早在出陝途中就已經戰死,在官軍追剿之下,餘眾星散,分途而走。

自稱是摩雲鵬部下的薛紅旗,也帶著自己十四歲的兒子小紅旗,還有一幫鄉親男女老幼兩千多人,轉投至另外一股陝西流民軍帳下,跟隨著轉戰河南,後又隨而重新殺回陝西。

薛紅旗這時還未有什麼響亮的聲名,只是一個統帶著幾千人的流民軍小頭領而已,頂多算是個裨將,殺回陝西的流民軍難以立足,很快便全軍南下入川,陷昭化、劍州,掠於潼川、江油、綿陽。

入川的陝西流民軍不久即被川中官軍追剿擊敗,經多了戰陣殺伐的薛紅旗收攏了三萬潰散部眾,但並不願意象其它各股潰散的陝西流民軍一樣,去依附轉戰漢中、湖廣、貴州等地的四川流民軍藍廷瑞、鄢本恕部,而是單獨率部眾從褒斜道再次回軍陝西,進攻寶雞,與都督幕府的隴山守備軍團交手,這時的隴山一線的步兵軍團統歸狄黑提調指揮,寶雞防線堅如磐石,非薛紅旗部可以撼動。

薛紅旗攻寶雞不克,立即退兵,轉而東掠長安、渭南,再出武關,進入中原。

第二次進兵中原的薛紅旗屯兵於南出可望襄陽、東出可窺南陽,北進可攻洛陽的淅川伏牛山一帶,虎視中原。

似乎變了一個人般,薛紅旗不知道接受了誰的建議,居然改變了流民軍一貫的流動作戰和以戰養戰的老法子,不再一味的以攻城拔寨、流動殺掠為事,不再以‘不納糧’為唯一號召,不再只靠開倉放賑來吸引饑民壯大隊伍,而是以山區為依託,吸納四方士子、胥吏,自號‘橫天大王’,‘奉天倡義都元帥’,開始設官分職,開府建衙,整軍經武,嚴申紀律,招納四方流亡饑民恢復耕種,頗有些守土不流、割據自雄的氣象,種種措置雖然粗糙,卻都是穩紮穩打的謀劃,薛紅旗漸漸成了氣候。

中原各縣各村的饑民,紛紛聞風來投奔,薛紅旗的部眾越來越多,地盤也越來越大,聲名也越發彰顯,在風起雲湧的流民軍當中迅速崛起,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不再是一個不甚起眼的偏裨將領。

早就讓烽煙四起的流民軍弄得焦頭爛額,僅困守著不多的幾座孤立堅城的河南巡撫楊人鵬、湖廣巡撫劉國能不得不多方籌集糧餉,編練壯丁,又大開招降之門,共集結了三十多萬兵的官軍大舉連手進剿。

薛紅旗則聯合藍廷瑞、鄢本恕的流民軍共同對抗官軍進剿,約定‘奪取的城池村莊,男女財貨一概由兩家均分’。

激烈的戰事便在中原湖廣間的丘原上展開。

流民聯軍在與官軍的半日激戰中縱騎衝突,斬首四萬餘,自身也傷亡很大。

薛紅旗的兒子小紅旗雖然年幼,卻也算是久經戰陣,殺人如麻的老行伍了,竟然親率死士五百,直突敵之後陣,出其不意的一舉俘獲河南巡撫楊人鵬!

更出人意料的是,官軍在河南巡撫楊人鵬被俘後非但沒有潰散,反而在湖廣巡撫劉國能的坐鎮指揮下拼命死戰,企圖搶回河南巡撫楊人鵬。

薛紅旗眼見兒子小紅旗的五百死士陷入官軍的汪洋大海,一時情急之下,親自率領一萬精銳騎兵衝入敵陣接應兒子小紅旗。

眼見主帥身先士卒,流民聯軍頓時士氣大盛。

父子率軍會合後,小紅旗一馬當先,率領死士艱難地衝出了重圍。

薛紅旗率軍斷後,眼見得便可衝出重圍,一支冷箭突然從旁射出,恰好穿透鐵甲,正中肋下。

薛紅旗痛徹心肺,一聲低吼,幾乎跌落馬下。

此時,接應的流民聯軍已大舉壓上衝殺,一鼓作氣將帝國官軍殺退,暫時退出數里之外。

雙方的重要人物一傷一俘,而且惡戰一日,雙方都有大量傷亡,橫屍遍野,積屍數萬。

暫時都已無意繼續再戰,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對峙後,流民聯軍和官軍都退後紮營,暫時休戰。

烏雲遮月。

官軍營盤軍燈高挑,刁斗聲聲。

流民聯軍營地也是篝火軍燈,嚴密戒備,等著明日的激戰。

官軍中帶兵的將軍中,頗有幾個是行伍出身的宿將,都曾經在幾年前的流寇之亂中經歷過戰事,知道孰輕孰重。

他們一致判斷,來日一定會有一場大戰。

今夜第一等大事就是養精蓄銳,明日大戰才是真正你死我活的大決戰。

太陽初升。

官軍埋鍋造飯飽餐一頓後,幾十萬步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