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藥物,種類相當多,看得人是眼花繚亂的。
蘇弘文等記者們看了會後笑道:“這些資料包含了腫瘤科與放化療科所有的藥品資料,無論是價格還是療效都是如實寫的,大家如果不相信可以在網上查詢一下。”
一個記者有些迷糊,也不舉手示意自己要提問,直接站起來道:“蘇主任這些資料有什麼用?”
蘇弘文沒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笑道:“首先從今天開始腫瘤科跟放化療科合併,每來一位患者腫瘤科會出一名醫生、放化療科也會出一名醫生主管這名患者,全程跟進,這樣更有利於患者的治療,以前腫瘤就負責手術,術後化療就移交放化療科了,因為是兩個科室的原因,所以放化療科的醫生只能根據患者在腫瘤科住院時候的病歷來了解患者術前、術中、術後的情況,文字這種東西太過蒼白,而病情又是千變萬化,這是不利於放化療科的醫生為患者出具放化療治療方案的,為了杜絕這樣的情況,我們省醫院把兩個科室合二為一,採取全程跟進的辦法,讓放化療科的醫生從患者住院開始就跟進,使得他們徹底搞清楚患者的狀況,出具更適合患者的放化療方案。”
蘇弘文說的這種情況十分普遍,現在華夏的放化療科因為都是接手腫瘤科的患者,所以他們並不是很清楚患者術前、術中、術後的情況,尤其是術中的情況,光看病歷不併不直觀,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術中癌腫的情況、癌腫侵犯周圍組織的情況,這樣一來他們出具的放化療方案基本就是什麼癌就出什麼方案,只是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稍加改動,幾乎就是千遍一律,這樣的放化療方案實在是差勁,做不到針對患者的病情,大大降低了放化療的效果。
只有讓放化療科的醫生全程跟進患者的前期治療,讓他們看到癌腫的生長情況、侵犯周圍組織的情況,這樣才能讓他們根據這些情況為每一個患者制定專門的放化療方案,使得放化療的療效達到最大化。
這是一個相當好的政策,蘇弘文剛說完或許很多人不明白,但仔細想想他說的話就明白怎麼回事了,記者們感覺這政策相當不錯,是一心為患者想的,可放化療科的主任崔凌雲卻是一肚子火,他這主任當得好好的,雖然放化療科跟腫瘤科比不了,但他是一把手啊,現在好放化療科跟腫瘤合併了,他這主任一下成了二把手,還得被蘇弘文這小年輕管,他心裡不窩火才怪。
放化療科的醫生到是心情各異,有些人不樂意,因為蘇弘文這個政策為他們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錢還是那些錢,這讓他們很不滿,但有些醫生卻是歡迎這個政策,因為他們有機會成為主刀醫生,這可比當個放化療科醫生強太多了。
蘇弘文可不管崔凌雲樂意不樂意,這政策必須實行,得讓老百姓看到事關他們利益的好處,不然怎麼把患者留住。
穆熙華這會直接站起來當場宣佈腫瘤科跟放化療科合併的檔案,崔凌雲依舊享受主任待遇,但卻必須接受蘇弘文的領導,蘇弘文手下的人一下激增到一百多人,這可是一個巨大的科室,全華夏也沒幾個醫院有這麼大的科室。
崔凌雲很想站起來說我不幹了,但他卻不敢,蘇弘文把高樹峰都給請來了,並且看高樹峰時不時就笑著跟他小聲談論幾句,明顯兩個人關係不一般,真這個時候給蘇弘文添堵那真是找死那。
於是崔凌雲只能忍了,琢磨著不行回頭辭職換個地方幹,老子可不給黃毛小子打下手。
穆熙華把檔案宣讀完畢後,一名記者把手舉得高高的,蘇弘文讓他起來提問,這記者晃了下手裡那些藥品資料道:“蘇主任腫瘤科跟放化療科合併對患者確實有很大的好處,可跟這些資料有什麼關係?”
蘇弘文笑道:“有關係啊,有很大的關係,去過超市吧?超市裡的東西是不是都明碼標價讓消費者自由選擇?”(未完待續。。)
ps: 一更送上,兄弟們雙倍了,誰有還有月票仍給老白吧!
第六百零五章 治療透明化
記者們聽得一頭霧水,超市買東西跟醫院住院治療有毛的關係,穆熙華似乎抓住了什麼眼睛一亮。
在這時候蘇弘文自信一笑道:“超市買東西明碼標價讓消費者自由選擇,那為什麼患者住院不能自由選擇那?藥品可也是商品,只是平時大家在醫院住院都是醫生讓你用什麼藥你就用什麼藥,現在不用了,我們腫瘤科會給每一個患者一份這樣的清單,讓患者自由選擇藥品,清單上每一種藥品的療效、價格跟其他同類藥品對比的優缺點寫得很詳細,患者完全可以根據這些資料來選擇藥品,我在重申一點,資料上每一樣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