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1 / 4)

小說:孰士孰妃 作者:雙曲線

號角長鳴,車隊起行。路人觀看中,儀仗送眾人行出十里,改由一隊輕騎護送。驛道上響鑼開路,浩浩蕩蕩,直往南去。

容輝走後,榮光、嚴良和石萬鑫一面和三國通氣,一面聯手傳令,將邊軍調往各處駐防。有心人以為大權交接時,山上仍會混亂一陣。自己縱不能分一杯羹,也能撈個高位。可見大軍開拔,有條不紊。山中事務照常,也沒出動盪,不免有些失望。

瀟娟助李母主持內院,配齊“六局”人手後,又定每年進二十名侍女,由山下“良家子”選送。榮光三人依樣葫蘆,在“長史司”下配置六所,也規定每年進三十雜役。

六月初六,“靈山書院”開館。瀟月主持“書院”,開出兩百兩黃金的學費,將山中心明口利,能飛會跳的弟子派到各處靈脈講學。兩百兩黃金價值三千兩白銀,如此數目,已非殷實人家能負擔。

山中每年只收五十童男女,想送子女上山的卻不止五百。三國內的富貴人家正苦於找不到門路,頓時欣喜若狂,爭先恐後送嫡出子女進“書院”修煉。其中收益,山上拿一半,當地朝廷拿一半。雨露均霑,皆大歡喜。

陳凌雲派使者上山商量婚期,李母一番斟酌,定在了當年“臘八”,為之“有錢沒錢,娶個媳婦好過年”。至此以後,容霜開始隨陳宮派來的嬤嬤學禮儀。

周氏見公婆連月來一籌莫展,又聽說陳凌雲要來迎親,就勸說二老,大辦婚禮。李母想到“抬頭嫁女兒,低頭娶媳婦”,的確不能失了顏面,全權交給瀟娟操辦。

石萬鑫開啟銀庫,花錢和流水似的。所幸“靈山金號”開業,境內錢莊迫於朝廷壓力,紛紛將存銀存進金號,一時間賺的倒比花的多。

小錢莊適應過來,發現“靈山金號”利大於弊,漸漸放開手腳,放心大膽地放貸,只愁找不到借貸的人。行市如火,短短一月,金價就漲了一成。

石萬鑫趁熱打鐵,把米行移到了東南鎮上,又在靈山周圍開了八家自主買賣的牙行。各地商賈見有利可圖,爭相開設分店,只等著秋收買賣。

嚴良眼見山下的行市越來越好,生怕行情火的點著那些舊房子。於是廣邀能工巧匠,規劃新城。工匠們見有錢莊墊著,只嫌他目光太短。紛紛因地制宜,出謀獻策,誓要建一批百年大城。

上樑不正下樑歪,山中弟子見首腦們忙著賺錢,一遇瓶頸,就無心修煉。其中沒謀到好差事的,開始打包裹下山,自行營生。有的把靈力和工藝結合,做起了手藝人。有的受僱三家,陪王伴駕。有的入贅富貴人家,當起上門女婿。……

林風看著世風蛻變,不住好笑:“那些大人物費盡心機做不成的事情,在這裡居然不費吹灰之力。”只有她才知道,界外修者如何視凡人如螻蟻:“和凡人聯姻,就是侮辱自己的血統!”縱是從凡人中走出的佼佼者,也不受那些世家子弟待見,更別說和凡人開花結果。

她接回父親,在自己的山頭上培植草藥。秋季豐收,賣了個好價錢。其它管事見了,趁還拿著上半年的廩祿,紛紛上門請教,爭相效法。開荒潮中,靈山又多了一項特產,靈藥。

第十六章 神州浩土

更新時間2012…2…3 18:07:52 字數:5000

神州浩土,東南環海,居上古遺存,孕天地精華;西隔群山,多蠻夷毒瘴,隱洪荒異種;北布草原,藏珍奇瑰寶,亦聚豺狼虎豹。天地眾生,受冬寒夏暑,洪澇雷劈,已屬不易。又要嘗喜怒哀樂諸般因果,看聚散離合諸般緣法,歷生老病死諸般諸般宿命。

生靈塗炭,無不想得道長生。人是萬物靈長,但凡才智卓越者,無不窮畢生心血,奪天地造化,覓宇宙根源,謂之“以法求道”。長生之路還沒尋到,修真煉道的好處已讓人趨之若鶩。又因物產多寡,習俗好惡,信仰差別,漸漸有了成見。輕微者老死不相往來,嚴重者刀兵相見,不共戴天。

但凡“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可北方四季分明,萬物生長有序。數量雖少,品質卻佳。南方和暖,萬物快生快漲。品類實繁,卻少有靈性。南人清平樂道,北人爭強好勝。天下間修真道場雖多偏安東南,可高手大派,卻多聚聚北國。其中以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為神州修真領袖。

天下諸派,多為子孫相傳。其要求之高,擇徒之嚴,各有千秋。人數雖少,卻無不是人中龍鳳。其中聲名赫赫的,只有五嶺“丹霞山”一派,廣納十方道眾,擇賢傳法。

丹霞山鍾靈毓秀,福澤兩千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