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煮的飯香吸引來的。
這個時代或許什麼都缺,但最不缺的是有錢有勢人家的廚師。華夏之國,一直都是博大精深。甚至後世很多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都已經全部丟失了。菜色方面,吃食方面,更是煎炸烹煮糕點茶,古人有條件的人家,最講究養生,從一日三餐到飯後品茶,燒水的柴和水,每一樣都仔細周到精闢。
立夏望著動作優雅吃著麵條的老者,淡淡開口客氣道:
“自己做的粗鄙之物,承蒙老先生不嫌棄,已經是本店的榮幸。”
“小丫頭客氣了,偶然見到,早就口水垂涎三尺。”
立夏只得轉身回廚房,拿了段灌腸幹辣椒和洗乾淨的青菜以及小炒鍋。做鍋貼直接用餃子餡和餃子皮即可,立夏只會這一種做法,說是鍋貼,或許用油煎水餃更貼切。回到店裡,把大灶上的鍋子用毛巾端過去騰出鍋灶,再放上剛拿來的炒鍋。在炒鍋裡倒上適量的豆油,手裡嫻熟的捏著長長的鍋貼,捏了二十個立夏就停手了。
等油燒熱了,把鍋貼一個個快速的排放進炒鍋裡,因為鍋子是橢圓形,只能拿著毛巾端著鍋子的一邊,來回的轉動讓油均勻散開,也讓鍋貼能均勻受熱。火大油熱鍋貼熟的很快,個個都被油煎的金黃,散著誘人口水的焦香味。立夏用筷子夾出來十個放進小碗裡,用鍋裡剩下的油,把一把乾紅的辣椒放進去炸,再把切成片的灌腸放進去一起爆炒。
辣椒灌腸也出鍋之後,立夏把鍋貼和辣椒炒灌腸一同端著給那位送去。放好菜,立夏就回了灶臺,在鍋里加上湯,煮了碗青菜面。面熟盛出鍋,配著剩下的十個鍋貼,把小碗的骨頭湯麵吃的精光。等立夏吃完麵,那老者也已經把面和鍋貼全都吃光。見立夏終於有空閒望著他,才四十五度抬頭,望空很是遺憾嘆道:
“現在要是有杯茶,就更滿足了。”
立夏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囧相,想了想反正這老頭願意掏錢,瞧他那神態也是不缺錢的人,何苦在意一點茶水。
“老先生若不嫌棄,我便去泡杯野菊茶。”
老者眉眼帶著笑意,神情滿意的點著頭,一副孺子可教也。
“即使如此,客隨主便罷。”
立夏嚥下脫口而出的‘委屈你了’,面色平靜的開門進了後院,到正屋後堂的桌櫥櫃裡,拿了裝幹野菊的木盒出來,開啟木蓋捏了些野菊再竹杯裡泡上。要說竹杯和野菊也是阿德同窗來家裡吃飯的第二天,立夏才想到準備的。反正好的茶葉和好茶具他們也買不起,乾脆買點有趣又實用的合算也不會失禮。
把茶端給老者,反正這位老者暫時也沒走的意思,立夏就回灶邊收拾碗筷,又把小炒鍋一同用水洗乾淨。吃飽喝足的老者,悠閒的淺泯著菊花茶,望著立夏忙碌的身影,仿似不經意的問立夏道:
“丫頭,你家長輩呢?怎的只見過你一人在店裡忙碌啊。”
立夏用乾淨的抹布,把洗好的碗筷擦拭上面的水跡,淡淡回答老者道:
“小女命苦,早已無父無母,只有姐弟兩人相依為命。”
老者看不出臉上表情,眼底也無一絲的波動,望著已經擺好碗碟,正用抹布擦拭灶臺的立夏,語氣仿似很是遺憾:
“老朽失禮了,丫頭帶著弟弟獨自生活定很辛苦吧,怎不見你弟弟出來幫你做事。”
立夏笑的若無其事,淺笑簡潔明瞭的回道:
“沒什麼辛苦的,店裡生意也不甚忙,一人便可。再者家弟在書院讀書,男娃子將來考個秀才舉人,就能光宗耀祖了,我這個做姐姐的,臉上也有光彩,父母地下有知也瞑目了。”
“丫頭高德啊,老朽家中那群不爭氣的子孫,若有丫頭一半的聰慧,老朽就是死也瞑目了。令尊有你這樣的女兒,料想早就瞑目了,只是丫頭守著這個家,也卻是夠辛苦的。”
“我姐弟二人是流浪進的京都城外,興得佛隱寺僧人的照佛,得以安身之處,在山腳下賣些入不了目的草編,僥倖能姐弟二人餬口。且去佛隱寺燒香還願之人,都似菩薩心腸,偶爾三兩的賞賜存錢五載方買下此處宅院。賣些吃食營生,為存些銀錢以備家弟束脩,閒暇十會另做些布編的小玩意,拿去京都城走賣。不知老先生還有何想知?小女丁當知無不言。”
立夏眼神淡漠的望著老者,之前老者每次來店裡吃飯,都是吃完後小坐片刻即離開。今日不僅自來熟的要求再三,更是轉彎抹角的打探他們的身世。立夏不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載)歡把事情想複雜,但老者所有用意,都指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