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2 / 4)

小說:女戶 作者:沸點123

是也不是?商販又不耕種,他吃的飯哪裡來哩?他為何肯經商哩?因能賺錢,錢能買米。有利可圖而已。今朝廷發米糧,難道是白髮的?都有手有腳,朝廷又艱難,難道要白養著人 ?'…87book'與他們說,一斗蝗蟲換一升米!誰個要攔他們吃飯,他們倒要先吃了誰哩!蝗蟲又多,捕起來又不難,三尺孩童也能做的。”

九哥聽了頓時心頭一鬆,笑道:“大妙!”

玉姐膽氣愈壯,且說九哥:“蝗蟲也能吃哩,前些時日咱吃的那個蚱蜢,便是了。你吃著香不香?有了它,還怕餓著了人 ?'…87book'”九哥不禁莞爾:“你才曉得?”玉姐道:“蚱蜢種屬多哩,也有管蝗蟲叫蚱蜢的。”九哥聽她嘴硬,也不與他爭辯,抽身道:“事情緊急,我須與政事堂商議,及早頒下旨去。”

玉姐起來攔著他道:“你且休急,我卻有話要說。如今丁太傅有急事,朝廷上下都緊著北方,他們上課也不安生,索性叫他們放幾天假,你將大郎帶了去罷!他也該曉得你為國不易!”

九哥略一想,點頭道:“正是,他也大了,該知道些個事了。”想當初他這般大時,酈玉堂雖不令他看公事,往來見客卻也常喚他出去。

玉姐復言:“先前京裡也好吃個炸蟬蛹,如今怎不可興吃炸蚱蜢?收了來,我拿米換。”九哥笑道:“若如它可吃,早下了饑民的肚了。”心裡卻想,這些個怪亂力神之事,僧道說話兒比官府說話兒管用,把這許多銀錢與僧道使其弘法,此時正該當叫他們效力了。

當下九哥便命東宮學生放假半月,各各歸家,命師傅們將心放於朝政之上,卻攜章哥來見宰相。章哥初經此事,頗有些躍躍欲試,於宰相面前卻不敢失禮,與宰相互揖,又特與丁瑋招呼過。九哥指左手邊一座令他坐了,這才將玉姐與他說的以蝗蟲換米之事說將出來。又說蝗蟲亦可食,叫北方僧道揚言。

李長澤等面面相覷,又都笑了,李長澤便將一折雙手捧上,道:“臣等正要說此事哩,北地郡守亦用的此法。雖朝廷下令賑濟,他又苦於募不著人捕蝗,便行此計。”九哥展開摺子一瞧,也笑了:“真是英雄所見略見了。如此,便可推行?”李長澤等俱點頭稱是。

應對蝗災有了些眉目,九哥與政事堂稍稍鬆了一口氣,又要商議著安撫民眾,因北地災情,京師米價又上漲,還要平抑。章哥默默聽著,只覺著一雙肩膀兒上擔子越來越沉。

正商議間,兵部那悔不該為做一回媒誤了休致的華老尚書又來。華老尚書休致摺子都寫好了,因有陳熙之請,便多留任了些時日,哪知那頭聯姻婚禮未辦,這頭胡人又來犯。想也明白,蝗蟲又不會分你是哪家田地樹木,見著了便都啃了!於天朝,是啃食青苗樹木,於胡人是啃禿了青草。

天朝耕織,粟米等可存放數年,胡人畜牲,牛羊一日不食則飢。雖蝗群已飛遠,然相較遷往旁處草場放牧與南侵劫掠,還是後者收穫更多。想天朝慣例,陳熙已入京,邊關無悍將,正好打它個措手不及!

——————————————————————————————————————————

九哥前頭又遇燃眉之急,玉姐卻於慈壽殿裡聽著太皇太后說:“國家有災,我心何安?將我份例減半,省些兒與官家分憂罷。”端的是深明大義。

作者有話要說:突然發現九哥這個皇帝做得挺苦逼的……

☆、144人禍

太皇太后於先帝朝奢侈享樂數十年;及九哥登基,亦不曾短了她一針一線;非止玉姐;便是淑太妃等人眼內,太皇太后也是個不喜節儉之人。且太皇太后自上回病倒,痊癒後便是話也懶待說、步也懶待走,鎮日只在慈壽殿裡看小輩兒說話。今日忽地開口,說的又是儉省之事;無怪玉姐驚訝。

玉姐一驚之下;旋即又笑了起來,放慢了聲兒勸道:“短了誰的也不能短了您的吶;國家再要使錢,也不差這一些兒;您請寬心。”太皇太后將頭緩緩搖一搖,使一雙濁目看著玉姐,看得玉姐忽覺脊背生寒,這才說:“老啦,總要與後人留些甚麼。”玉姐目視淑太妃,淑太妃亦勸:“曉得您深明大義,您也為孩子們想想,無端省了您的,倒叫外頭人怎生說他們呢?”

太皇太后道:“休囉嗦。不肯減,我便不吃飯了。”淑太妃亦無奈,再看玉姐,玉姐只得陪笑道:“容我與官家說,可好?”太皇太后緩緩道:“與他說,也是一樣。”

九哥火燻火燎,一面使人北上偵知敵情,一面命北方邊城固守,一面又思是否須調陳熙北上,又要想自何處擠出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