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2 / 4)

小說:世家庶女 作者:竹水冷

事和隱藏好幾年的命案,就能記得王家的善舉。

那姓王的身上揹負了一條人命,但卻救了更多人的命。

新藥方子是太醫院的太醫配出來的,王貴人在宮裡,宮裡也有人染上瘟疫,能第一時間得到藥方子也不奇怪。京都感染瘟疫的人多,蔓延的速度也快,缺藥材是絕對的,王貴人立馬給宮外王家透了信兒,王家又立馬打發人去購買,似乎也說得過去。但此次瘟疫也引起聖上注意,幾乎是京都缺藥材的第一時間就派了官員去外省購買,有了王家的善舉,京都其他權貴才爭相效仿……

只是,落翹的話也不是沒道理,藥材並非糧食,糧食是人離不開的,頓頓都要吃,而藥材是生了病才會用到。王家的藥材發放了兩三天,絕非一個地方就能買來這麼多。何況,其中還有幾位藥,是不常用到的。後來京都的權貴打發人去外省購買,有些就沒買齊全,而是直接給了專門派發藥材的官員,配齊全了才發放到需要藥的百姓手裡。

也真是因為這個緣故,最能讓百姓記住的就是王家,這中間難道真的沒有蹊蹺?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論過程如何,王家的的確確在這一次瘟疫中做了件大好事。當時藥鋪被買不起藥的百姓打劫,雖沒鬧出人命,但可見百姓已浮躁不安,因瘟疫而沒得都因起先沒有找到真正治療的藥方而耽擱了病情,後來有了能治癒瘟疫的藥方子,可除了趙家大爺,其他沒了的都是普通百姓。

朝廷對此次瘟疫處理的速度快,可畢竟朝廷供給的藥也有限,倘或沒有王家,百姓會不會如同打劫藥鋪一般,把手伸向京都權貴可就難說了。人在面臨生死的關頭,都會恐懼,這樣的恐懼會使人變得無畏,也會使人變得瘋狂。

而那姓王的雖是獲罪之身,卻親臨發藥現場,在人人避之不及之時,他的精神還真叫人可敬可畏。即便,一個人曉得自己活不久了,也會對死產生恐懼,何況那姓王的還如此年輕,而當初文大人只是一試他便認了罪,他怎麼可能有這份沉著?更不會有這般大無畏的精神。

落英重新給明玉換了一杯熱茶,輕聲道:“王家若起死回生,被那姓王的禍害的那位姑娘,雖出了家也不曉得會不會甘心。”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靜悟師父雖在城外,但城外的廟宇、庵堂都沒有受到瘟疫的影響,那位靜悟師父本身並沒有什麼,可明玉曉得她家是如何被顛覆的,她恨王家比之明玉有過而無不及。好容易才扳倒了王家一回,怎麼可能心甘情願看著王家死灰復燃?

嫉妒與仇恨一樣,是比死更能讓人瘋狂的東西。例如楚大夫人,她對楚雲飛一家,便是由嫉妒慢慢轉變為仇恨,由此不擇手段,毫無理智可言。

明玉緩緩吐了一口氣,不曉得如今身在城外的靜悟師父,曉不曉得城內的百姓,已開始幫著王家說好話。

“那姓王的混賬雖揹負了一條人命,這一次王家卻救了更多人的性命,將功抵罪的話,會不會免了他的罪也未可知。”落英道,“如今外頭的百姓都說,王夫人熬過去年冬天,也因王家的善舉感動菩薩,就算王夫人真的是裝病,這會子好了,也是好人好命。”

明玉覺得好笑,按照靜悟師父的說法,真正害死她的姐姐是王夫人,且明玉對此也深信不疑,否則靜悟師父也不可能曉得王家,明珍也不會生出算計。

不過王夫人裝病的可能還是不大,那姓王的從刑獄司放出來時,還沒有爆發瘟疫,王家不可能算出他出來就有瘟疫不是?王大人在官場混跡多年,真有膽量欺君不成?何況那會子京都的人可都盯著王家。

“王家的救濟也有限,京都百姓也不單單是靠他一家挺過來的。”明玉道,“總有一些沒有得到王家救濟,而家人又被瘟疫奪取性命。何況,京都權貴都出了力,又出了錢,好名聲都叫他家得了,總有人不服氣不是?”

“王大人在京都經營多年……”

“別忘了還有個說到做到的文大人。”明玉吃了一口茶,恰好天上擋住太陽的雲彩移開,陽光順著敞開的窗扉照進來,明玉靠著軟枕,閉著眼默默算了一下,忽想起今兒楚雲飛會回來。

這會子都快午時了,他竟然還沒到家,也不曉得是不是被別的事耽擱了?

哪知,今兒楚雲飛一進城就被徐之謙找到了,匆匆拉著他去了北街,這會子正坐在煙雨樓對面的閣樓上,沉著臉百般不自在地道:“你也快成親了,卻大白天地跑來這種地方成何體統?”

徐之謙給了老鴇賞錢,只吩咐送些下酒菜和酒以及茶水。這種地方的酒菜素來是不賺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