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猛然吃多了,身子可受不住。”
大奶奶笑道:“太太彆著急,吳媽媽、錦年是在老太太身邊伺候多年的,自是明白,若一時忘了,兒媳也打發人去說了。”
大太太放下心來,卻仍舊把眉頭蹙著:“就怕那兩個一味地要老太太高興,勸著多吃。”
正說著,大奶奶身邊的嬤嬤返回來,大太太問起花廳的情況,嬤嬤笑道:“桌上不過擺了門面酒,徐小爺弄了些外國人吃的茶來,這會子又品茶說道去了。”
大太太忍不住笑起來:“這個徐小爺,年紀不大,花樣卻多。我們家這麼多孩子,能說會道的老太太說滑頭不務正業,不愛說話的,她老人家又覺得悶,真正自家子孫千好萬好,都不如人家的好呢!”
四太太、秦氏應景兒笑了笑。
一時飯菜上桌,大太太招呼秦氏,大奶奶招呼明玉,一邊吃飯一邊說些家常話。因花廳那頭常有趣事傳來,這屋裡服侍的也被勾了魂兒似的,服侍心不在焉,大太太說了兩句,大奶奶、秦氏幫著說了兩句好話,事兒截了過去。
大太太自個兒也笑道:“老太太難得這樣高興一回,倒該叫咱們家這些孩子跟著學學,沒得那兩個一走,老太太反唸叨起來一時放不下。”
大奶奶玩笑道:“若叫那徐小爺做了老太太的孫女婿,豈不兩全其美?”
明玉一口飯差點兒噴出來,陳家還沒嫁的姑娘,除了明珠,就是今年才六歲的明瑤。明瑤這個年紀徐之謙能等麼?至於明珠……她心裡一動,該不會老太太真有這個意思吧?
不覺就看了一眼四太太,四太太亦幾不可見地蹙了蹙眉頭。徐之謙來淮安後,在秦氏、四太太跟前和楊大爺一般皆以小輩侄兒自居,明玉也未曾在陳老太太跟前隱瞞楚雲飛與徐之謙的交情,倘或老太太真有這個意思,說不得會找她們商議。
大太太瞪了大奶奶一眼:“這話豈是能混說的?”
大奶奶忙惶恐自責道:“兒媳一時口誤。”
即便是玩笑也不能混說,明珠待嫁婚事略略受挫,三太太被老太太管了些日子,行事愈發沒了章程。不管大事小事,三房的事都不能沾惹上一星半點兒。
卻由不得在心裡嘀咕,陳老太太把明珠的事攔下來,近一年的功夫,沒個結論不說,還碰了一鼻子的灰。明珠只比明玉小半歲,眼下明玉的兒子都半歲了。
------題外話------
總而言之,與電信交涉下來,小果再一次領會到——我們都是生活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領到者之下!
言歸正傳,等一會還有一章,算是補上昨天沒更新的!
☆、148:選擇
這裡比花廳遲了一會子才開始吃飯,大夥都吃好了,花廳那頭還吩咐廚房加菜。難得陳老太太心情這樣好,大太太哪有不奉承的,隨即吩咐大奶奶親自去廚房盯著。
衍哥要午睡,明玉帶著衍哥先回房去,大太太、四太太陪著秦氏說話。
明玉哄著衍哥睡去,香桃端了茶進來,才得了趣聞,笑著和明玉說起來:“那徐小爺花樣還真正不少,竟學會了變戲法,一把摺扇後面能變出一朵花來,這會子好些人都圍在門外瞧稀奇呢!”
說著又搖著頭補上一句:“這哪裡是吃飯,明明成了街頭雜耍了。”
明玉手持佛承,怕帳幔裡有小蟲子讓衍哥睡得不安穩,驅趕一會子,香桃放下托盤,同雲媽媽一道放下帳子。
“徐小爺也是跟著家裡人出過海的,興許跟著外國人學來的玩意兒。”不過他作為徐家生意的掌舵人,出海風險太高,機會不多,短時間內就能學會,可見此人腦袋轉得多快。想到這裡,明玉不覺暗笑,徐之謙怕是故意的,他也察覺到陳老太太的心思,就故意賣弄這些玩意兒,讓陳老太太覺得他不務正業。
但,只要細細想一想,也就能明白過來,他若果真不務正業,不是個有能耐的,徐老爺如何敢把大半的生意都交給他管理?即便因他是徐老爺的親生兒子,別的堂兄弟用著不放心,也要有能耐叫其他人敬服,特別是長輩。而大家族裡,少不得有些人動心思耍手段使絆子,他年紀輕輕就能應對自如,這樣人還真不知什麼樣的女子能配得上他。
只是明珠……
一頓飯吃了一個多時辰才結束,陳老太太回到屋裡,不等丫頭上茶,就叫吳媽媽去把四太太請來,細問徐家的事。
陳老太太說了一句,四太太就明白了陳老太太的意思,她與陳老太太私下說話,素來極少拐彎抹角,這一次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