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晾在原地的路寬非但沒因為受忽視而心中不舒服,反而長長舒了一口氣。要真的是太上皇徑直去乾清宮,他勢必要跟著一塊過去。如今不要緊,可異日太上皇撒手一去。當今天子清算起來,他能有什麼好果子吃?太上皇能夠自己想通,這是最好不過的!
於是,當他躡手躡腳從明間出來,到外頭想了一想。就叫來了一個小內侍。太上皇遷居東邊的清寧宮,而皇后和皇帝商量之後,太上皇的嬪妃便沒有全數移宮,而是東六宮的不動,西六宮的悉數挪過來,如顧淑妃就依舊住在長寧宮。此時此刻,路寬就低聲囑咐道:“你去長寧宮給太上淑妃報個信,就說請娘娘且放寬心,太上皇如今正在安歇。”
乾清宮東暖閣外頭。一眾內侍和宮人俱是屏氣息聲地垂手站在那兒,生怕發出一丁點聲音引起裡頭君王的怒火。打頭淄王陳榕進來的時候,皇帝雖是一句話都沒說,至始至終都是那位淄王在陳情,但那種沉重得彷彿已經化成實質的壓力卻連他們這些在外頭的人都感覺到了。而當陳善昭趕來之際,那種黑雲壓頂的感覺就更強了。
東暖閣內。陳栐看著長跪於地的陳善昭,想著他剛剛替陳榕辯白的那些話,臉色一時變幻不定。良久,瞥了一眼站在那兒面色蒼白,眼神卻比起頭沉靜了許多的陳榕,他突然淡淡地說道:“十七弟你先出去,朕有話對善昭說。”
等到陳榕行禮告退,他方才緩緩走上前去,緊挨著陳善昭停下了步子,卻是居高臨下聲色俱厲地說道:“你應該知道,朕此次為何如此大動干戈!就算不是淄王所為,他是受人陷害抑或者不知情,朕自然會嚴加徹查還他一個公道,你如此心急火燎入宮替他陳情,難道就不怕人說你是心懷叵測,淄王背後的人就是你?”
“回稟父皇,兒臣今日無論來與不來,昔日兒臣與十七叔常常同進同出,又是長寧宮的常客,這些本就是人盡皆知的事!十七叔為人寬仁好文,不好紛爭,這些也是眾所周知的,今次他會突然沾染上這一樁匪夷所思的事情,焉知就不是因為從前和兒臣來往甚密,於是方才被人有機可趁?父皇之前因這場鬧劇引來的那些建言,令母后賜諸王世子郡王等宮人,足可見洞悉其居心,今次偏偏查到十七叔身上就線索斷了,焉會不知是同樣的道理?恕兒臣說一句斗膽的話,就算有人可能陷害四弟,把事情栽到兒臣身上,也比十七叔所為可信得多!”
說到這裡,陳善昭稍稍一停,旋即抬起頭直視著皇帝,卻是再也沒說話。看著眼前的兒子,陳栐一時心情異常複雜。
陳善昭真正懂事明禮長大的這段時間都不在自己身邊,也就是定期朝覲的日子,父子倆方才能夠相處一段時間,因而,陳栐對這個兒子的認識,除卻那些傳言中的溫文有禮執拗書呆子等等各色好壞評價,就只有那些定期往來的書信,短時相處的印象,以及陳善昭做的那些事情。正因為陳善昭做事素來縝密周全,和傳聞中大相徑庭,因而這會兒面對這麼一番話,他心裡很想相信,但潛意識中的那股疑忌卻仍是揮之不去。
究竟是有人要引得他父子相疑,陳善昭和陳善睿兄弟相爭,還是陳善昭有意要利用這一點,讓他認為這些都是別人設下的圈套?
盯著陳善昭又看了好一會兒,他最終垂下了眼瞼,滿臉疲憊地說道:“你也出去候著,讓朕一個人待一會兒!”
等到陳善昭行過禮後起身退出,陳栐方才回到寶座坐了下來,一手支撐著腦袋仔細思量著即位以來的情形。他最擅長的是打仗。但打仗有明確的敵人,只要能夠激發兵將的武勇,策略得當,他不論什麼難打的硬仗都有把握去拼一拼。但治國卻不一樣。他之前回朝平定廢太子之亂,只是呆了一天就匆匆回北邊領軍去了。而等他大勝回來封了太子監國,朝政已經上了正途。這其中多虧了陳善昭此前打下的基礎。可這些天來,他有心清洗,但杜中查探下來的朝中那些錯綜複雜的關聯卻讓他投鼠忌器,畢竟,他是皇帝,但太上皇猶在猶掌權!
他想著想著,耳邊又想起了前幾日夏守義的勸諫:“皇上。無論廢太子黨羽,還是秦庶人舊部,除卻十惡不赦非殺不可的,其餘人等不妨擇優啟用,尤其是文官。以示皇上雖因軍功赫赫名揚天下。治天下卻不因舊功舊情。畢竟,馬背上以武得天下,卻不能馬背上以武治天下。”
就在他沉思之際,外頭突然傳來了一陣小騷動。他才眉頭一皺,從就藩開始就一直跟著他的內侍馬城卻快步進了門來,到御前行禮之後低聲說道:“皇上,出事了!淄王妃突然見紅要請御醫,奉旨去看守淄王府的唐順竟是不肯通融。虧得世子妃正好來探望,因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