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孩子跟著讀:“天對日,雨對風。”
“九夏對三冬。”嚴景安一邊教三個小的讀書,一邊冷眼觀察李俊繁,見他雖然一開始被自己吸引,聽了幾句,但到他開始念聲律的時候,李俊繁就轉而去讀自己的書了,嗯,定力倒還不錯。
給三個小的講了半個時辰的聲律,然後就給他們放了學,讓他們回去做功課,剩下的時間嚴景安要單獨教李俊繁。給他又教了二十多句,讓他自己讀,讀到能背誦的時候再來找自己。然後嚴景安就出了門,找了豐姐兒和黃愨去後院玩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注:
1子路問強,出自中庸》;
2古代韻書版本很多,這本據說是比較能夠反映唐詩用韻的韻書;
3是第一部用韻語寫成供童生學習音韻對仗的專用讀本,我們現在看到的聲律啟蒙》應是在此基礎上刪改和修訂而成的。
話說,作者我真的很想學寫詩啊~~~
22對比
近日天旱,嚴景安看著過了正午,日頭不那麼大了,就帶著豐姐兒和黃愨去給後院種的菜和葡萄秧澆水。先前種的瓜豆都已經長出了幼苗,豐姐兒和黃愨跟著嚴景安挨個澆水,豐姐兒還跟黃愨嘀咕:“你猜哪個是瓜哪個是豆?”
黃愨也不認得,就兩個葉片的幼苗,哪裡看得出來,他指了指自己腳邊這一顆:“我記得這裡是種的扁豆。”
“祖父,我們都種了這麼多天了,怎麼才只有兩個葉子啊?”豐姐兒揚聲問嚴景安,“什麼時候才能開花呀?”
嚴景安也沒回頭,還低著頭在拔長出來的不好的幼苗,慢悠悠的答道:“不用急,到七夕的時候,準有黃瓜架給你瞧。”
“這瓜和豆都是有生長之期的,”黃愨跟豐姐兒解釋,“就像我們人一樣,這兩片幼芽就像我們一兩歲時,不會說話不能走路。等再大一些到三五歲,就可以聽懂大人的話,可以學習事理了,就像這扁豆長出了很多葉子的時候。所以你不要急,它很快就長得追上你了。”
豐姐兒很驚異:“它們長得這樣快啊!”
“是啊,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一老兩小在後院裡忙活了好半晌,把所有秧苗都澆了一遍水,才回了前院。嚴景安打發兩個孩子回去換衣服,自己走到東耳房窗下,向裡望了一望。裡面那個細瘦的少年還在搖頭晃腦的讀書,似乎全然沒受到任何影響。
嚴景安往門口走,問了一句守在門口的丫頭:“李家少爺要水喝了沒有?”那丫頭答道:“不曾。”嚴景安想了想,又問了一句:“你在這能不能聽到我們在後院說話?”
“略能聽見一些。”
嚴景安聽了點點頭,推門走了進去:“讀的怎麼樣了?可能背了?”
李俊繁站起來答道:“剛剛背下來。”
於是嚴景安把他叫到跟前來,讓他背了一遍剛教給他的段落。李俊繁挺直脊背、垂手而立,從頭背了一遍那二十幾句。
“嗯,不錯,背的很熟。明日可以再加幾句了。回去用小楷把這一節寫五十頁,明日拿來給我。今日就這樣,你伯母那裡新做了點心,叫你過去吃了再回去。”
李俊繁答應了,就收拾了東西跟著嚴景安出了耳房,往正房去。正房裡劉氏剛給豐姐兒換好了衣服,正好嚴謙也從學裡回來,就把幾個孩子都叫了過來吃點心。
“今日時辰還早,吃完了點心,我帶你們去鳧水。”嚴景安心情不錯,看著外面天還大亮,就說了這一句。
幾個男孩子都很高興,只有豐姐兒撅嘴,劉氏就哄她:“讓他們去野去吧,祖母給你做新的虎頭鞋穿,好不好?”豐姐兒想了想:“我也能做麼?”
“豐姐兒也想做啊?那祖母教你做。”
李俊繁默默吃著點心,感覺嚴家這種其樂融融的氣氛,跟自己是那麼不相合。嚴家兄弟們的小動作,和他們彼此之間的言語來往,都讓人很羨慕。一直到回家途中,他都一直在回想剛才嚴家人的相處,總覺得是那麼的奇特。
到了李府門口下了車,他振作了一下精神,先去見他父親。到書房門口的時候,李澤身邊的小廝進去通報,很快出來說:“老爺請三爺進去。”
他進去的時候,李澤手裡拿著一疊手稿,正在跟他大哥李俊亭說話,看他進來也沒說話,只讓他旁邊等著。“你這一篇除了破題破的不好,其餘倒也不錯了。可時文之體,首看破題,破題不好,後面寫的再好也是無用。拿回去重新寫一篇。”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