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1 / 4)

小說:平安紀事 作者:左思右想

嵐顏了。不過在當時,媯嵐顏只知道這是平安安慰自己罷了,不過自己圖的不也就是這個安慰嗎?

三天之後,文帝不顧朝臣們的反對,以及後宮裡皇太君後蕭氏的哭天喊地,直接下旨禪位給皇太妹姬平安。這位禪得有些兒戲,古禮禪位的那些程式一概沒有。具體的過程就是上朝的時候,文帝下旨禪位給姬平安,姬平安登上寶座,也沒讓文帝下去,直接拉著坐在了一起,這就是被後世史學家稱為二聖臨朝的著名的歷史事件。但是在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場鬧劇,因為姬平安當場宣佈,一切政事依然由姐姐姬明婧掌管,平安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要按皇太君後的禮儀安葬自己的父親秦子路,下旨改大青山為泰山,在那裡修建自己的陵墓………………泰陵。

所有的人聽了這個旨意立刻就明白了,敢情這麼大的動靜就是為了能讓秦子路風光大葬啊,心中難免都有些埋怨文帝,平安瞎胡鬧也就算了,怎麼這麼睿智的文帝也跟著平安後面胡鬧呢?散朝之後,平安並沒有住在鳳鳴宮,而是直接回到了王府。

等平安走後,很多的朝臣在蕭遠端的帶領下請見文帝,請文帝收回成命,文帝只用一句話就打發了這些:“現在的平安誰能勸說,能勸說她成功就行。”所有的人立刻偃旗息鼓,一般來說平安的脾氣雖然暴躁些,但總體來說還是很講道理的,七七在的時候這種情況尤為明顯。當然所有的雍京人還都記得那個被平安廢掉的張耀祖,據說最後悽慘地死在軍事基地裡,大家總結的經驗就是得罪平安大概關係不大,千萬不要說關於秦子路的任何壞話,那簡直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平安那不管不顧的性格,加上七七的推波助瀾,當初平安還沒有什麼勢力的時候,就敢那麼做,現在怕是沒有什麼不敢的了。

現在平安擺明了要給秦子路最為盛大的葬禮,去和平安商量,又沒有七七攔著,去一個死一個的可能都有,誰都能看出平安臉色陰沉,去勸說平安,簡直就是自掘墳墓。許是都是這般想著的緣故,於是這場禪位的鬧劇就這麼定了下來,沒有人敢在在現在的平安面前說一個不字,當然在平安那裡,她從來就沒有想過有人反對,不就一個皇位嘛,姬明婧坐和自己坐有什麼區別,反正都是自己家人。

正文 第三百九十八章再見青蓉

第三百九十八章再見青蓉

雖說禪位的兒戲了些,但文帝還是命禮部準備登基大典,算是用儀式來確認一下這件事。結果平安給否決掉了,原因嘛,就是嫌麻煩,秦子路的喪禮已經搞得平安焦頭爛額了。雖然都有禮部的官員不停地跑進跑出,還是讓平安覺得累得慌,也從心裡感到李蘊秀等人的不易,自己不在家他們就這麼撐了幾天,現在想想自己到家都沒有好好的安慰他們是自己的不是。但平安的安慰一般都是用行動表示的,這個在喪期就不好有所表示了。

現在朝廷的官員都穿了守制的服飾上完朝再到王府去哭靈,那些官員家的誥命正君們,則是守在王府,既然是皇太君後的禮儀,那在靈前哀哀而泣就是應該的,平安看著就覺得鬧心,心中開始懷疑自己要大肆操辦秦子路的喪禮是不是正確。

大梁這種荒唐的局面讓官員們一時也無所適從,到底哪邊才是陛下呢?於是就有人喚平安為“二陛下”本想著這個稱呼沒有什麼大錯,結果被平安差點一巴掌打上了頭:“你才二呢,你quan家都二,敢說我二。”得,這個稱呼看來是不行了。

於是又有人稱呼文帝為“文陛下”,稱呼平安為陛下,這給了平安以啟發,她就對文帝說了一聲,讓大家都稱呼自己為“武陛下”。文武之道,安邦定國嘛。如今這個局面,秦子路死了,七七被俘,可以說能真正轄制平安的人一個都沒有了,所以只要是平安不亂來,文帝沒有不答應的,反正就一個稱呼而已,於是平安正式稱帝,史稱“武帝”。

一邊主持喪事,一邊還要上朝,大梁文武二聖同時臨朝的局面少之又少,平安很少坐朝,據說在王府挖冰窖,說是要在泰陵修好之前將秦子路的遺體放置在冰窖裡,搞出這個大的動靜為了安葬秦子路,結果秦子路的靈柩就放在王府裡,要多奇怪就有多奇怪。這在朝臣們看來相當瘋狂的舉動,平安做的理所應當,也沒有人敢提出質疑,每個人都在心中想著武帝陛下是不是因為這兩件事情有些癲狂了?當然只是想一想就算是蕭遠端,澹臺德操都不敢在文帝面前說什麼。

每七天文帝都罷朝到王府為秦子路舉喪,靈前白皚皚是舉喪的朝臣,帷幔之後都是男眷,有李蘊秀,月心和燕赤霞料理。平安稱帝之後沒有設君後,只設了四君,分別為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