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弁服,就火氣上湧、摔了自己手裡頭的茶盞。
“這些個老狐狸,說什麼為了避免外戚干政,宜立寒門之女為後。朕可是一國之君,若是連皇后的人選,都要被他們左右,那這皇帝做著還有什麼意思!他們也不想想,現在究竟是誰在逼朕!”
正殿裡頭除了皇帝陛下之外,也就只有汪德伺候著,因此皇帝陛下忍不住把自己心裡頭的牢騷話說了出來。
汪德縮著頭,去收拾摔在地上的茶盞,不敢出聲。
在殿裡頭的一片寂靜中,汪德聽見皇帝陛下喃喃自語:“當初□□皇帝為了建文帝順利登基而剷除了幾乎所有的開國武將,不也因此害得建文帝孤立無援、舍這江山而逃麼。。。。。。”說到底,□□的決斷和敕令,也不可能盡對。有時候,過猶不及。
這就已經不止是在埋汰朝堂上的那幫臣子了,汪德更加不敢說話了。
一片寂靜中,汪德只看見年輕的帝王站在微微支開的窗楹旁邊,看著外頭透進來的光亮,沉思了許久。方才臉上的怒意已經消退,而是帶上了十分的堅定。
若干年之後,國泰民安、四方歸附、天下稱臣。汪德再回憶起這一幕,才明白這時候皇帝陛下究竟是下了什麼樣的決心。
然而現在,雖無外患、尚有內憂。皇帝陛下在下定決心之後,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匡正這憂患重重的大明王朝。
不過別說朝堂上的事情讓皇帝陛下不省心,便是後宮裡頭,也不會永遠那麼平靜。
皇帝陛下在乾清宮批了一天的摺子,臨近傍晚的時候總算得以抽身,想要去毓德宮看柏芷,可壽康宮裡頭來了人,說是周太后有要事請陛下過宮一敘。
自打上回皇帝陛下無意中聽到了周太后和萬貞兒的對話,就再也沒有去過壽康宮裡頭請安。這個時候周太后派人來請,究竟會有什麼事情呢?
總覺得,來者不善。
“太后有什麼事情?”原本想要快些去毓德宮的皇帝陛下放慢了速度,優哉遊哉地坐在座上喝茶,詢問壽康宮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