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手中落到應蘭風手中,倒果然是明智之舉,如今竹先生回了京,倘若追究起來,此物已經易手,景深竟是雙手清白。
小唐半晌無言,熙王道:“你別誤會,景深也不是事事都同我說的……”
說到這裡,熙王意味深長地看了小唐一眼,道:“這件事,也是在肅王起事之前,他才說明的,我雖然知道,但一來我們三個從小兒一塊長大的,二來,又牽扯你的恩師林大人,故而我也只能藏在心中罷了。”
小唐點了點頭,道:“是。”
熙王看他杯中空了,便勸說道:“你喝的忒急了些,留神吃醉了,回家後小懷真不喜,連我也怪罪起來。”
小唐默默無語,熙王於是又給他倒了一杯,徐徐又道:“先前那金飛鼠越獄之後,咱們不是私底下說過麼?說是牽扯到永福宮德妃的事兒,當時毫無頭緒,然而自打林大人遇難,景深又跟我說了此事後,我才想起來,莫非這件事跟林大人有關……?偏我又知道,林大人出事前一日,竹先生去過他的府上,林大人出事之後,竹先生又去了應公府,單單見了懷真。”
小唐哭笑不得,道:“我還是小覷了你,你竟連這些都掌握的分毫不差?”
熙王點頭道:“慚愧,我只是結交的閒人多罷了,所以知道的雜亂事情也多一些,其實毫無作用,讓你見笑了。”
小唐哪裡會笑,道:“你還沒有說完。”
熙王“嗯”了聲,道:“我查到林大人跟德妃有些交情,林大人至死都念念不忘太子跟肅王,只怕也是因德妃之死相關。再後來,就是你說的淑妃的事了……”
那日因含煙病危,懷真不惜跟淑妃相抗,淑妃情急之下失態,這件事,熙王卻也是知道的。
小唐聽完,道:“說來說去,你果然沒有什麼真憑實據,只是疑心而已?”
熙王打量著他,若有所思地說道:“你先前說我扯謊的時候太真,真的連自個兒也信了,我跟你快三十年的交情了,先前你疑心我,我都不惱,然而你……”
小唐蹙眉,兩人目光相對,熙王道:“我答應你的話,不會更改,你問我的話,我能答則答,絕不會騙你。不錯,此事我沒有真憑實據,以上也全是胡思亂想的,然而還有一個人,至關重要。”
小唐竟有些無法直視他的雙眼,便垂了眼皮說道:“還有誰?”
熙王慢慢說道:“你我雖然無緣見過德妃娘娘,但是有個人,是見過德妃娘娘,也跟懷真頗為熟悉的。”
小唐的心怦怦而跳,竟然想不到會有什麼人……難道熙王說的是招財?或者……
正在猜想,熙王道:“我既然說了不會瞞你,就會同你交底,這個人,不是別個,是楊九公。”
此話一出,小唐驀地抬起頭來:他千猜萬想,卻是沒有想到楊九公這個人!
果然,楊九公伺候成帝身旁,自然跟德妃相熟,楊九公又是個最能察言觀色的,又善知道成帝心思,只怕他從旁看出端倪,也未可知。
小唐看了熙王許久,問道:“楊九公跟你……”
楊九公那人,是最忠心於成帝的,故而這幾十年來都是成帝的心腹,縱然太子跟肅王多有拉攏,他卻對誰也不曾表態,然而卻誰也不曾得罪,沒想到竟跟熙王交情如此:肯把這最機密的訊息說給他知道。
熙王明白小唐的意思,便笑道:“別看九爺爺甚是油滑似的,然而他對我卻是極好,我自小在宮內、沒遇見你的時候,被人欺凌,也多虧九爺爺照顧著我,倘若不是這樣,只怕我也沒有命等到遇上你了……”
熙王眼圈兒微微一紅,卻偏又一笑,道:“小時候,我被人欺負,每每就有不想活了的念頭,九爺爺會偷偷跟我說,說我是個有福的,我只是不信罷了……然而一路至此,說來我倒果然是個有福的,有九爺爺暗中關懷,也有你一路陪伴。——你們都是我最不能背棄之人,你可以疑心所有,我只盼你別疑心我的……心意。”
小唐無聲一嘆,低頭喝了口酒,又問:“楊九公跟你說了……什麼?”
熙王道:“九爺爺雖然疼我,但到底是謹慎之人,又且對父皇忠心,故而並沒有跟我多嘴別的,只在我跟他說起懷真的時候,他無意中提過一句,……他說懷真身上……有昔日德妃娘娘的影子。”
——而對熙王這樣七竅玲瓏的人來說,一句話已經足夠了。
小唐笑了笑,道:“原來如此。”
熙王見他淺笑,便問道:“好了,我已經把我所知的盡數都告訴你了,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