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小說:學會對孩子說話 作者:閻王

氖焙潁�睦鐧囊豢槭�凡怕淶亍U饈蔽乙膊輝僭鴯治蟻壬����甲聊ィ�

大多數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時,他們就會試圖爭取獨立地完成一件事情,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但同時,他們也會害怕自己辦不到,或者是害怕父母認為他們辦不到。這時,如果你粗暴地揭穿了真相併堅持到底,強迫孩子放棄心裡最渴望的追求,他很有可能用發脾氣的方式來反抗你。

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極大的秘密就是,他想“成為他自己的主人”,並試圖儘可能去主宰一切。這時,如果你早早地告訴他,“我知道你做不到”,“我比你更能幹、更聰明”,而沒有采取商討的、或協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麼,那種失敗或無助的感覺就會轉變成羞恥或者憤怒,從而損害他的性格。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憤怒或被羞辱的情況下,將耗費更多的經歷來證明自己。因此,適當地維護孩子的“面子”,多給他一些成長的空間,讓他知道你同樣希望他成長,並且給他保留一定的權力,他就不會再感受失敗,也不再那麼頑固地反抗,而比較容易放棄堅持、承認問題、接受另外的可能選擇。

2.你問這些不相干的事情幹什麼?

如果要破譯孩子內心的密碼,在孩子說或問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的反應最好是不要著重在這件事情本身,而應該經常推及到這件事所隱含的前因後果。只有領會到了這些前因後果,做媽媽的才會明白,孩子事實上真正關心的是什麼“東西”。

因為,在孩子的自我意識的發展過程中,對於他所關注的問題或事情,他自然的就會“設身處地”地演繹到,要是“我”成了這件事情的“主角”,或者“我”也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那麼,人們會以什麼樣的眼光來看我呢?結果又會怎樣?只有當這些問題有了明確的答案或肯定的答覆之後,孩子們才會坦然地去做這些事情,或面對那樣的問題。

在這方面,我曾聽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好不容易,四歲的宏宏才在媽媽的哄勸下,答應上幼兒園去。媽媽陪他到了幼兒園,但仍擔心他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會很傷心,便決定暫時留下來,多觀察他一會兒。哪知宏宏一進遊戲室,把牆上的畫看了一遍,便大聲說:“這些畫是誰畫的?難看死了!”

媽媽一聽便感到很窘。她不贊同地望著小宏,急忙說:“這些畫很好看,你怎麼可以這樣說呢?”

然而老師卻沒有感到絲毫的不自在。她明白宏宏的意思,微笑著對他說:“在這兒你用不著畫很美麗的畫。在這裡你可以畫最壞的畫。事實上,只要你喜歡,你想怎麼畫都成。”聽到了這樣的保證,宏宏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因為老師答覆了他話裡隱藏的擔憂:“要是一個孩子在這裡畫不了那麼好的畫,他會不會因此捱罵,或被嘲笑呢?”

過了一會兒,宏宏又發現了一輛壞了的玩具火車。他仔細打量了一陣子,很有正義感地問:“誰弄壞了這輛火車?”媽媽一聽便來了氣:“你要知道誰弄壞了這輛玩具火車幹什麼?你知道是誰,跟不知道是誰有什麼關係?這兒你一個人都不認識。多嘴多舌!”

事實上,宏宏並不是真的像媽媽所說的那樣,想知道是誰弄壞了這輛火車。宏宏真正想知道的是:那個孩子在弄壞了玩具之後,是否遭到了懲罰或批評。老師瞭解了這個問題的含意,便很恰當地回答說:“玩具是拿來玩的。有時侯免不了會玩壞。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宏宏好像很滿意。他的詢問技巧使他得到了必須的資訊。這些資訊彙編在一起,在他的頭腦中便變成了這樣的圖景:“這裡的大人很和氣。即使是畫了一幅很難看的畫,弄壞了一件玩具,他們也不會馬上就發脾氣。我用不著害怕,待在這裡肯定很安全,很開心。”於是,他便跟媽媽揮手“再見”,跟著老師去尋找他在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心”去了。

此後,宏宏再一沒有向媽媽哭鬧過,說他要拒絕到幼兒園去。

3.你要是再不走,我就把你丟在這兒。

五歲的兒子在聚精會神地看一個社會調查節目。當作家的爸爸以為兒子這麼小就開始關注社會問題了,心裡很高興,便問他說:“怎麼不看動畫片了?”

“不看”,兒子很生硬地回答說。

見兒子不願被人打擾,爸爸就沒再理他,繼續做自己的工作。

晚上睡覺的時候,爸爸給兒子講完了故事,可兒子還是沒有睡意。突然兒子問爸爸:“什麼叫棄嬰呢?”為了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於是,爸爸便把這個問題詳詳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