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屆有一位同學英文要加強。雖未指名,但同學都會意地用眼睛的餘光瞄著我,這位我久仰的好老師,當場就把我嚇出了一身冷汗。我暗自決定,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來證明我的英文不是程度差,只是進步速度稍慢些而已。
馬教授習慣的上課模式是,上課前先開一二十本參考書書單。當時,我可能是唯一一個把他開的書單裡的書,一一翻閱了的學生(因有半數以上是原文書,我根本沒能力讀懂!),後來我才知道即使是原文書,把書名、目錄仔細讀一遍的收穫還真不小,不知詳細內容,但大略窺見其綱要,遇到類似主題便知道,哪本書、哪個作者曾有類似見解。在四年中,不論老師開什麼樣的書單、有幾本書,我都會把書從圖書館裡找出來,即便有時不及翻閱,摸摸書皮,親近一下這本書也覺得十分過癮!
但這門“心理測驗”,未如我想象的上課方式,老師每教一段,就發一種測驗,光智力測驗就做了十幾種,然後自己評量。印象裡,老師不太關心結果,只隨口問150以上的舉手,沒有人,140是班上一位第一名畢業的同學,130的好幾位,120、110、100、90、70以下應該沒有吧!我舉了手!老師瞪我一眼,似乎告訴我……“盧蘇偉,你要認真啊!”我是很認真的,接下來好幾次的智力測驗,我幾乎都在70以下。老師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下課後約我談話,把我歷次的智力測驗逐一檢視。我怕老師誤解我不認真,把我國一重讀特教班、智力70的事向老師報告,沒想到老師哈哈大笑:
“那一次測驗一定沒照測驗的程式做!你如果真的智商70分,絕不可能考上警官學校!”
我告訴老師我考七年五次,最後因退伍軍人加分優待才考上大學。老師驚訝地看了我許久,一副不相信的樣子問了我好幾次:
“這是真的嗎?”“盧同學!你說的是真的?”
我眼淚流了下來,因我擔心教授不相信,以為我不夠認真,讓我留級,那我該怎麼辦呢?
馬教授是個愛護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