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

記的有一次,我在與我國著名教育演講家李燕傑教授聊天時,李老談及了這樣一件事:他在德國漢堡講學時,一天晚上,幾個德國人請李老吃飯。席間問及李老,為什麼德國人諾貝爾獎得的多,李老一時難以作答,便順勢將問題推給對方。德國人說道:“我們德國人之所以諾貝爾獎得的多,是因為在我們德國音樂家多;為什麼音樂家多,因為詩人多,從貝多芬到海涅等等眾人,不勝列舉;為什麼詩人多,因為哲學家多;為什麼哲學家多,因為教育家多;為什麼教育家多,因為社會實踐家多。”李老頓悟其中奧妙:不懂得音樂、詩歌,沒有一些美學觀點,沒有形象思維,就談不上靈感與創造,更談不上在事業上有所建樹。

靜態與動態

一次,我應邀為北京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協會作一場題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報告,數百位學生聚集在大禮堂,臺上臺下互動交流,笑聲朗朗。

其間,有的同學現場拿出求職簡歷,要求我指出其中的弊病。主辦者認為不妥,怕我反感,我當即表示:“人的心在哪裡,志就在哪裡,哪裡便是課堂。不一定規規矩矩地坐在那裡才是聽課,沒準兒人在課堂,而心卻在操場,心性互動才是最關鍵的。”

時至今日,經常聽到有職場的朋友抱怨,“大學四年什麼都沒學著,學的那些東西現在工作時一點都用不上,還不如人家很早就步入社會的高中畢業生,最起碼比我們多四年的實踐工作經驗。現在的社會是現實的,現在企業主要看重員工的工作經驗和能為企業賺錢這一點……”這話對於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是殘酷的,但這也是現實的。因為我們在大學期間所學的知識是靜態的,而在市場經濟中所應用的知識卻是動態的,是瞬息萬變的。

但請大家牢記,我們在大學期間所掌握的學習知識的方法是動態的;我們挑燈夜戰、扶案苦讀的那種求知慾也並不是靜止的;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探索思考時,也無形中培養了我們動態的思維模式……這些無形的能力,都將在我們從業後得以運用和發揮。因此,大學期間培養出的綜合知識素質是很重要的,同時,培養學習知識的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動中專注,在動中育情,在思維的跳動中工作,在思維的跳動中感受、創新!(如圖19所示)

已知與未知

在認知問題上有已知與未知之分(如圖20所示)。中國的教育方式在授課方面往往是傳授學生已知的東西,卻並不注重培養學生對未知問題的思索能力。進入職場的人往往感慨:哎!學來學去,學了這麼多年,到頭來什麼都用不上。其實,在大學期間我們關鍵是要學會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培養我們不斷求知的慾望。從北京大學畢業的學生,有超過80%的學生所從事的職業與其所學的專業並不相符,但多數人卻都能夠成就一番事業,這是為什麼呢?大家可以認真思考一下。

之所以在“立體育人教育體系”中談及這五大矛盾,是因為如今的職場,沒有個人的成功,只有團隊的成功。因此,有人說“人脈”就是“錢脈”,但這人脈從何而來,僅靠左腦的“智商”夠嗎?“為商者,在商言商”,僅靠“知本”就足夠了嗎?

古往今來最熟知其中真意,並且運用自如的,恐怕當數清末豪商胡雪巖了。在胡雪巖的“阜康錢莊”尚未開張前,他雖然已經有王有齡的支援,但畢竟面子還是有限的,但若能得到官府的支援,對於“阜康”日後的發展,可謂是錦上添花。

但要與腐敗的清政府官員打交道,並非易事,於是胡雪巖心生一計,決定另闢蹊徑,走“夫人路線”,也就是事先以相關政府官員夫人的名義,在“阜康”開了存款戶頭,並先行存入一筆小錢,再送給這些官夫人。一來藉由蠅頭小利籠絡這些官夫人;二來,利用當時社會“男人買錢箱、女人管鑰匙”的傳統,只要“阜康”能取得這些官夫人的信任,就能夠誘使官夫人把私房錢都存進阜康;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這些官夫人把錢存進“阜康”,胡雪巖會再給予優厚利息。

如此一來,這些官夫人在枕邊細語時,當然會說“阜康”的好話。也因此,胡雪巖的政商關係更上了一層樓,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紅頂商人”。

不妨問問我們財經院校的學生,當你們就業於各大金融機構時,諸位會如何從業?運用你們所學的“經濟模型”?經濟原理?抑或定理假說……這些都是教條的書本知識,都是在用左腦思考,而胡雪巖卻是在用左腦思考的同時,更注重右腦的發揮。

綜上所述,立體育人教育體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