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貿然自抬身價的行為我們隨時隨處都可見到。這當中有些人確實有實力,但也有些人根本沒有那麼高的價值;可是,只要他們敢於自抬身價,多半是能夠如其所願。而事實上,能不能夠立刻如其所願並不是件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他們經過這麼一個舉動,為自己定下了一個身價,如同為商品標價一般,有昭告眾人的味道,以便下回“顧客”上門時,能按新的價格成交!
自抬身價這句話一般是用來批評人的,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都為之不屑。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人人都想出人頭地,這句話便有它不可否認的價值。在就業市場裡,人也是一種商品,所以年輕的你應該懂得適度地自抬身價,令“需求”認同你的價值。
一個孤兒,生活無依無靠,既無田可種,也沒錢經商,他十分迷惘和彷徨,四處流浪。一天,他去拜見一位高僧,向他求教:“我既無一技之長,又身無分文,我該如何生活啊?”
高僧說:“你為什麼不去做些別的事情呢?”
“我能做什麼呢,我什麼都做不了啊!”他無奈地說。
高僧把他帶到一處雜草叢生的亂石旁,指著一塊石頭說:“明天早晨,你把它拿到集市去賣。但要記住,無論有人出多少錢要買這塊石頭,你都不要賣。”
孤兒滿腹狐疑,心想這塊石頭雖然不錯,但怎麼會有人肯花錢買呢?但是,他還是抱著石頭來到集市,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蹲下來叫賣石頭。
可是,那畢竟是一塊石頭啊,根本沒有人把它放在眼裡。第一天過去了,第二天又過去了,依然無人問津;直到第三天,才有人來詢問;第四天,真的有人要買這塊石頭了;第五天,那塊石頭已經能賣到一個很好的價錢了。
孤兒回到寺廟裡,興奮地向高僧報告:“想不到一塊石頭值那麼多錢!”
高僧笑笑說:“明天你再把石頭拿到黃金市場去,記住,不論別人出多少錢都不能賣!”
孤兒把石頭拿到黃金市場去,一天、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