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3 / 4)

小說:科技巨頭 作者:雨來不躲

IDA這一次算是在全世界丟臉丟到南海去了,《每日郵報》不禁戲稱調侃,以教導的口吻提醒AIDA在沒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別放大話,希望不要再這麼丟臉了。

矩陣科技這一拒絕和赤/裸/裸/的打臉行為等於徹底與AIDA說再見,至於當事人之一的AIDA只是簡短的釋出了一條訊息,聲稱這個決議很遺憾,之後便不了了之了。

“中國矩陣”宣佈在一週後正式對外召開新聞釋出會,並且在母公司的官網上公佈了一個叫做“雙子計劃”的大型太空探索專案。

在這條精簡的只有不到五十個漢字的訊息中,矩陣科技對“雙子計劃”做出了簡單的資訊透露,“雙子計劃”是一個統稱,分別由“哨戒任務”與“火星任務”合成“雙子計劃”。

外界對於矩陣科技公佈“雙子計劃”中的“哨戒任務”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單單從字面上根本就解讀不出有用的資訊,而官方也沒有做出解釋,想要了解確切的訊息只能等待釋出會公佈更多細節。

但是“雙子計劃”的另一個任務就不一樣了,即:火星任務,“火星”兩個醒目的大字擺在那裡,儘管如“哨戒任務”一樣沒有任何具體解釋,但僅僅從“火星”兩個大字可以說明,這個所謂的“雙子計劃”必然與探索火星有關聯,而且絕對是矩陣科技野心勃勃的太空專案。

要召開新聞釋出會,絕對不是小打小鬧。

一段簡短的官方訊息頓時引起了全球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和各大太空領域從業者的關注。

矩陣科技宣佈要召開新聞釋出會,全球的媒體喜聞樂見,因為參考以往的例子,這家公司每一次新聞釋出會的召開,那一階段的訂閱量和點選率都是火速飆升,這些都是能夠轉化為實打實的鈔票啊。

一時間,全球各大主流媒體派出記者前往矩陣科技總部釋出會的現場“中國矩陣”參加新聞釋出會。

(未完待續)

(每日單曲一推薦:今天推薦一首冷門單曲,由美國舊金山搖滾樂隊“Train”出品的單曲:《50waystosaygoodbye—Train》,翻譯過來就是“50種方法說再見”,個人認為這首單曲很不錯,只不過因為版權問題,很多人沒機會接觸到,今天推薦給大家,有興趣可以試聽一下!(石頭為了學英語,英語沒學成到是聽了一大堆英文歌曲,這就尷尬了~~)(未完待續。)

【第512章:聚焦視野】

一週後,中國矩陣所在的公司地址部分割槽域對外開放,各種膚色的面孔陸陸續續抵達矩陣科技總部之後便奔向空間基地而去。

有來自各媒體報社的特派記者,也有不少的從事科學工作的從業人員或學者作為嘉賓,尤其是天文學方面的學者,《自然》科學雜誌也派出了人員前來了解,畢竟航空航天事業與普通大眾仍舊顯得過於遙遠,這裡更多的是‘高大上’的科學前沿領域,是精英匯聚地。

入口處,“中國矩陣太空探索技術公司(CMSX)”幾個大字異常醒目,裡面一條八車道的寬敞路面,今天“中國矩陣”的安保守衛派出了更多的人員站崗,尤其是一些拐角等地方都有人員站崗並設立管制區。

不論是各媒體報社的記者還是一些學者,在抵達空間基地的時候,那200多米高的雄偉發射塔建築吸引絕大多數外來者。實際上,發射塔這棟建築並不是那麼陌生,網路都能找到一些較清晰的衛星拍攝圖片,不過透過外層空間的衛星拍攝的鳥瞰圖片遠不及如此近距離觀摩。

發射塔位於較遠處的一片空曠平地上,在“中國矩陣”幾百公頃的地盤是位於園區北面最偏僻的區域,而發射塔同樣是位於空間基地裡最偏僻的區域,這是出於安全考慮和噪音問題。

而空間基地中的絕大多數的建築都未曾超過五層樓,唯獨發射塔超過200米的高度屹立在這裡實在無法被人忽視。

所有的外來人都無比吃驚的看著這棟高層建築物,尤其是它那半邊“U”形態的輪廓實在太別緻了,最重要的是今天這座發射塔已然完工,以無比完整而全新的姿態展示給所有人。

尤其是建築表面的那段弧形三線平行的彈射軌道,肉眼看去太過於遙遠可能看不清,但藉助手中的高畫質攝像機卻能清晰的看清楚。

“那是……”一位美國人驚呼,下意識的拿起裝置對準發射塔所在的跑道場不停的按下拍攝按鈕。

“噢,上帝!那是太空梭?”

“這……”

“XlouS公司難道擁有航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