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對比調查證明:“從不做家務”的日本中小學生高達37�2%,而中國中小學生僅為10。2%,相差3。6倍!
······
日本學生運動時間長、強度大,中國學生與他們賽球,衝撞起來絕非人家對手,因為中國學生的運動量少得可憐。
······
民宿在日本人家,中國學生總開空調,日本人總關空調,寧可扇扇子也不開空調,這是兩國人在環保意識方面差別的表現。
······
我曾以為自己很懂禮貌,可與日本學生在一起,我時常感到自己是個沒有章法的人。
······
中日青少年素質狀況自然不止這些,但是,這十個方面的對比已經基本說明了問題,即中日兩國青少年素質各有優劣長短。中國青少年在努力學習、團結互助、活潑開朗、做家務勞動等方面較強,日本青少年則在獨立性、責任心、節儉、環保、體育鍛煉、文明禮貌等方面較強。顯而易見,兩國青少年應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而兩國的教育更應當如此。兩國青少年素質的差異,實質上正是教育的差異。中日兩國都深藏著許多教育問題,而中國尤甚。
我最想說的兩句話是:
中國的教育應當儘快改變!
第33節:一定要爭氣
中國的青少年一定要爭氣!
此文一出,引起強烈反響。《作家文摘》、《青島晚報》、《海口晚報》及多家網站紛紛轉載並討論。
為此,2001年2月26日,我們一家作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午間一小時》節目。這裡節選部分談話內容,主題是關於素質教育的對話:
父:各位聽眾大家好,很高興能有一個和大家交流的機會,《午間一小時》也是我們的老朋友了,這次我女兒寫文章對我的一些觀點提出質疑,而且進行了她的論證,對我當然是一個挑戰了。我也很欣慰,因為我覺得年輕一代總是有他們的想法,有他們的視角,女兒能提出來我覺得是很值得思考的。希望我女兒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所以她寫這篇文章我支援她,我說只要你說得有道理,用事實說話,用資料說話,能服人就可以,我從來不反對她向我挑戰……
母:各位聽眾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能跟大家交流,我是孫冉的母親,我本人是北京大學外語系日語專業畢業生,我的工作也是從事和日語有關的工作。我的女兒從上中學以後曾經兩次去過日本,所以我也非常鼓勵她用她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經歷去提高自己分析的能力,所以透過兩年她觀察日本,體驗生活,她最近寫出一些文章,我覺得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也願意和大家共同討論一些問題。
······
女:親愛的聽眾朋友你們好,我叫孫冉,今年18歲,是北京月壇中學高三的學生,第一次做這種節目心裡還有點兒緊張。我寫這個文章是因為我兩次去日本參加民宿,對日本的學生有很多自己的看法,而且我爸爸以前寫過《夏令營中的較量》和《千年警世鐘》,我看完以後覺得對他的觀點有些不得不說的話,所以我才寫了這篇文章。
主持人原傑(以下簡稱原):為什麼你不在你爸寫文章的時候支支招兒,非得在報紙上發表文章?
女: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個認識過程。爸爸寫《夏令營中的較量》時我還小,但是他在寫《千年警世鐘》的時候,我就開始有了思考的過程。我就在想,因為是我親身經歷的,我爸爸看登黑姬山的問題為什麼我沒有注意到?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會是怎麼樣的?所以有了這樣一個過程。我有了很多想法,就開始動筆。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列了很多點,大部分都是我的親身經歷擺在上面,所以這篇文章就出來了。
原:你在文章裡我覺得是比較溫和的表現出了對你爸的一些觀點的不同意見。
女:我覺得他有些觀點過於偏執。
······
父:是的,女兒這篇文章有很多有價值的地方。作為一個研究者,我感覺她對我的觀點質疑是有些道理的。她對人們吃苦的概念做了一個界定,即吃苦,就是勤苦,按照中國的解釋是勤勞、刻苦,對學生來說主要是學習方面、家庭勞動、社會勞動還有體育煅煉。她按照這方面做問卷調查、訪談,得出的結論確實是中國學生比日本學生在學習方面要刻苦得多。我看了她的資料,我覺得說得是很有道理的,比方說,中國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