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特別高興。那麼小的孩子就跟別人一起拿著很大的桶去打水。但是中國夏令營的孩子,野炊的時候卻有很多人不幹活。中方隊長看到這樣的現象很感慨。
在上一屆中日夏令營結束後,我採訪了一箇中國的孩子。我問這個十三歲的北京男孩為什麼不幹活,他說我們沒有日本孩子那麼能幹。我說為什麼呢?男孩子摸摸頭,用兩個字來回答我:“遺傳。”“我爸爸媽媽為了我上個好學校,讓我住在我姥姥家。我姥姥是個退休教師,天天教育我愛勞動,但是我姥姥對我有‘三不準’,她說刀不準動、電不準動、火不準動。我長到十三歲,連火柴都不會劃。我家炊都不會,哪裡會野炊?不是我們不想幹,是我們不會幹,我們長這麼大都沒做過怎麼會做呢?”
第9節:草原上的較量
所以,我明白了,草原上的較量,不僅僅是兩國孩子的較量,更是兩國大人的較量!是兩國不同的父愛母愛在較量!是兩國的教育在較量!�父母的責任,不僅僅在於撫養孩子成長,更在於用真愛哺育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我知道,很多父母包括爺爺奶奶其實都特別愛孩子,但是愛的結果卻很悲慘。有個老奶奶特別疼愛她的孫子,為了哄孩子吃飯,竟然趴在地上讓孫子當馬騎!孫子騎到一半覺得不過癮,提出要像騎真正的馬一樣,用繩子拉著“馬”脖子、手裡拿著鞭子趕著“馬兒”走,老奶奶居然也同意了!結果勒脖子的活釦變成了死扣,越勒越緊,勒得老人喘不過氣來,話也說不出來,最後,老人就這樣被自己的親孫子活活給勒死了!�溺愛不是真愛,溺愛就是一顆顆假種子,只會坑害孩子的一生!
過去的家裡孩子多,教育也比較粗放,“東方不亮西方亮”,一個不成才,“倒”下一個還有幾個,教育比較寬鬆。現在就不一樣了,一家只有一個,“倒”下一個等於全部倒下。所以,每個孩子都要成才,都要實現成功的夢想,父母們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
雖然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感覺到問題很多,父母感覺教育孩子很難,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怎麼了,脾氣大、難教育。今天的哪一個孩子不比我們做父母的小的時候生活得好?可是他們沒有我們努力,沒有我們聽話,很難教,而且孩子對父母還有很多很多的不滿意,這讓今天的父母感到比較頭疼。我也有女兒,所以教育孩子的酸甜苦辣我心裡非常清楚。
因為只有一個獨生女兒,我們做父母的當然對她疼愛有加,家庭的溫暖和愛伴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可能是我們做父母愛她並不一味溺愛她的緣故,女兒從小就很懂事,知道為爸爸媽媽著想,對於父母的愛也漸漸認識得更加深刻一些。
女兒的十二週歲生日,在她眼裡具有特別的意義:
1994年12月12日是我12週歲生日。同學們都說這個生日稀奇,一輩子也很難碰上一回。沒想到,在這個特別的生日裡,我有一個特別的收穫。
本來,我早就想好了,在這個本命年的生日裡,要讓爸爸媽媽帶我出去好好玩一次,再請些好朋友熱鬧一番。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媽媽住進了醫院,還要開刀做手術呢。爸爸是個作家,又是《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的主編,工作可忙了。爸爸除了工作,還要到醫院去照顧媽媽,家裡經常只剩下我一個人,更別提過生日了。我真委屈:哪個孩子過生日,不是全家人圍在一起呀。以前,放學回來遠遠就看見家裡燈火通明,心裡暖融融的;現在,放學回來老遠的就看見家裡漆黑一片,心裡冷冰冰的。這天,我回到家裡,面對空蕩蕩的屋子,我又寂寞又害怕,心情沮喪極了!我悶悶不樂地坐在沙發上,摸過一本書看起來。漸漸地,我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從小家境貧寒,父親省吃儉用,很少吃過肉。馮玉祥當兵後,將幾個月的軍餉攢在一起,給父親買了一斤肉吃。看到這兒,我想起了老師的教導: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忽然明白了,媽媽在醫院裡那麼痛苦,我怎麼還能讓她操心呢?我要向馮玉祥學習,把愛心獻給媽媽。
由於功課很緊,我不能馬上去看望媽媽,就經常往醫院打電話,詢問媽媽的情況。爸爸在醫院陪床,也經常給我打電話:“吃飯了沒有?門關好了沒有?出門別忘帶鑰匙……”想不到平時大大咧咧的爸爸現在竟變得這麼細心。爸爸又問:“你過生日怎麼辦?”“都安排好了。”我信心百倍地回答。過了一會兒,媽媽又打來電話,不放心地說:“過生日沒大人怎行?讓爸爸早點回去吧。”“不,不用!”我堅決反對,“讓爸爸繼續陪您吧。”
生日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