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1 / 4)

小說:2014010605 作者:丁格

溉淌芪櫱鬧�唷�

回到前面,三年閉關,董仲舒終於練出了成果,寫了一部思想著作:《春秋繁露》。這一刻,沒有痛苦。夢想像興奮劑一樣,催發他滿懷豪情下山。

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屬於他的時代,即將來臨。

那次考試,董仲舒只對三策,就將皇帝搞定。為了更加清楚和了解他們之間過招的內容,我將他們對策的內容整理如下:

第一策———

劉徹:自然界的災異之變,根緣在於哪裡?要我怎麼樣做,才能讓蒼天保佑?

董仲舒:陛下想知道答案嗎?很遺憾,我也不知道。不過,《春秋》大約知道一二。請允許我引用《春秋》裡的觀點來回答你的問題。《春秋》認為,天人是可以互相感應的。如果人間發生有悖於常理的事情,蒼天會以奇異之象發出警告。如果地上的人死不悔改,那蒼天就只好不客氣了。所以,你想得到蒼天保佑,最好的辦法就是,身為皇帝,先管好自己,再管好百官,百官管好百姓,百姓再管好自己的兒女。相信蒼天會看在眼裡的,它會讓你享受他的靈佑。

第二策———

劉徹:聽說堯舜打理天下主張無為,整天逍遙自在,國家也沒什麼大事;周文王卻是一天忙到晚,連飯都顧不上吃,國家也管得不錯。那麼,相對這兩者,我到底該學哪個呢?

董仲舒:其實,無論是堯舜,或是周文王,他們的方法都是對的。至於你要效仿哪個,一切須從國情出發。我認為,按咱們國家目前的情況來看,那是非得用力有為才行了。要想有為,就得為國家做點實事。

要做實事,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首先,確立治國理念,應以德主刑輔、重德遠刑。這點前兩位先帝已經做得很好了,請再接再厲。其次,狠抓意識形態建設,確定國家大一統思想。通俗地說就是,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請注意,是罷黜,不是焚坑。再次,狠抓教育。舉目天下,什麼東西最貴?人才。人才從哪裡來?教育。所以,想興國家,先興教育。教育發展不起來,想謀發展,圖未來,那是胡扯。

第三策———

劉徹:你前面講的什麼天人感應論,似乎有點玄,請你再給朕解釋一遍。

董仲舒:其實一點都不玄妙。孔子述作《春秋》時,特記載不少災異之變。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都是活在蒼天的眼皮底下,如果做事不好,那是要受它懲罰的。說得更白一點,我就是想強調君權神授的光榮傳統,結合《春秋》強調的大一統思想,確立人倫關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總之,三綱五常,仍是王道。道源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些就是治國國家必須具有的理論基礎啊。

以上三策,猶如三根頂天大柱,為漢朝四百年基來打下了堅強的根基。從此,儒家的大一統思想就深刻影響著中國歷史的發展。無論哪朝哪代,就算四分五裂,最終還是要回到董仲舒這個古老的命題上。剔除天人感應論的荒謬,董仲舒僅以春秋大一統思想,對所有學術對手足可一劍封遺喉,當可不朽!

然而,漢朝甚至後世許多朝代,為了董仲舒這個不朽的思想,付出了巨大的國家成本。從此,百家爭鳴猶如百花凋零,化灰入土,光采不再。就算曆史大風飛揚,塵埃滿天,仍然捲不起春秋諸子曾經自由的魂靈!!

光榮的背後,是無盡的沉痛。這,或許是我們祖先的宿命?

二、罷相

回頭看董仲舒對的這三策,劉徹的確很稱他意。天人感應,大一統,尊儒重教,好一個炫爛的夢想誘惑。事實上,認真考究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我們會發現他不見得高明。天人感應,那是陰陽家鄒衍的理念;學術壟斷,一家做大,那是李斯曾經幹過的事;尊師重教,那是N多年前孟子說曾跟梁惠王說過的話。國家大一統,那是孔子作《春秋》的初衷啊。

所以說,三年練功,董仲舒不是發明了新東西,而是發明了新手藝。那就是,他很聰明地將陰陽家和儒家等諸家思想雜揉一體,合成新產品。

按照古老的市場原理,有求就必須有供,有供未必就有需。當年,孔孟奔走天下,推銷儒術失敗,原因是產品不合時宜,諸侯們也不相信它能救國救民。而董仲舒之所以推銷成功,只能這麼說,他有一個好運氣。那就是,他是在一個恰當的時間,一個恰當的地點,碰上了一個急需儒學產品的大顧客——劉徹。

天人三策,劉徹是全都買下了。然而,他卻對董仲舒服付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價格:江都易王國相。

易王劉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