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2 / 4)

小說:2014010605 作者:丁格

劉徹兄,向來自大好鬥,極不好惹,更不易對付。劉徹將老董打發去侍侯這麼一個惡王,讓人不得不想起當年的賈誼侍侯長沙王時鬱悶的情景。難道,董仲舒閉門苦練絕世神功,又是落得一個不得上公卿之位的下場嗎?

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原來世間許多事,總是由人不由已啊。既然這樣,董仲舒還能說什麼呢?唯一可行的就是,收拾行李,揮一揮衣袖,獨自上路去吧。

然而回頭看,此次劉徹高調廣羅賢才,不叫亮劍,應叫試劍。他才十七歲,路還很長。儘管他內心總有一種止不住的衝動和興奮,然而,他真想做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還必須請記住一句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馬上的,就有一個大人物讓他償到什麼叫曲折。這個人,就是瞎老婆子,竇太后。竇太后之所以要讓劉徹吃苦頭,是因為有人想慫恿在太歲頭上動土。更讓竇太后生氣的是,劉徹一不做,兩不休,竟然罷掉一個讓她可以信賴的高官。

此人,正是丞相衛綰。

衛綰,代國大陵(今山西文水縣)人也。主要特點:為人忠厚老實,低調處事。特長:臂力過人,駕車有術,甚至還可以駕車表演雜技。事實證明,人有特長都是能找到好工作的。當年劉恆在代地掛職鍛鍊時,衛綰憑藉高超駕車技術,獲得護駕代王的資格。後來,劉恆回到中央當皇帝,衛綰因為護駕有功,被拜為中郎將。

劉啟當太子時,曾多次設宴招待劉恆左右。然而,衛綰每聽說劉啟要召他,總稱病不前。哦,太子請客都不來,是不是面子太大了,還是瞧不起我呀?劉啟從此便將他記住了。

劉恆不知是否看出劉啟有什麼不好的苗頭。他崩前,曾對劉啟交待:衛綰是個厚道之人,我死後,讓他給你開車絕對安全。千萬別看我不在了,就踢人家下崗。

如果不是劉恆這句話,劉啟還真想馬上踢衛綰下崗。不過,先帝有話在先,至少也得給他個面子吧。於是,劉恆崩後,劉啟沒有讓衛綰下崗,不升也不降,不冷也不熱,就那樣過著吧。

然而,一年後,衛綰的命運突然來了一個大拐彎。

聽說賽車手跑車,其功力多表現在對拐彎的處理。特別是在速度極快的情況下,或者是突發事件下,如果能表現得游魚得水,那就是上乘的車手了。

當然,車手之風格,也是大不相當。想當年,夏侯嬰駕車,如閒雲野鶴,那個瀟灑勁是沒得說的。就算處於天崩地裂,他仍然不緊不慢,從容面對,結果是,他沒有一次不讓劉邦逃過對手的追殺。

如果要分流派的話,夏侯嬰應當是浪漫派,而衛綰則是現實派。做為一個搞車雜技出身的人,衛綰清楚地知道,花樣不是耍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所以,他非常珍惜那個一分實力賺一分錢的上崗機會。於是,一年多以來,儘管劉啟對他不揚不抑,但是他越發的積極小心。牢騷悶在肚裡,微笑掛在臉上,輕屁股,多跑腿,一幅十足的敬業精神和態度。

劉啟是長眼睛的,當他看到衛綰一幅勞模的樣子,不禁地嘆了一口氣。看來先帝對衛綰的評價還是比較中肯的嘛。哎,過去那些事兒,就算了吧,看看人家也挺不容易的。於是,趁著一次機會,劉啟召衛綰當陪乘,一起去上林苑打獵。

打獵回來,劉啟問衛綰:你知道為什麼讓你當我的陪乘嗎?

衛綰一愣,答道:我只知道當陛下的陪乘,是我中郎將的職責。職責之外的事,那就真的不知道了。

呵,看來不傻,還裝起傻來了。劉啟又問:我問你,我當太子時,多次請你喝酒,你為什麼不來?

衛綰又一愣,他似乎終於明白:劉啟一年來不和他多一句廢話,原來心裡念著的是這個事兒啊。難道,陛下今天是要揪他出來涼風示威了不行?

一想到這,衛綰的心都涼了。只見他馬上叩首,答道:臣該死,請陛下恕罪,臣不赴陛下之宴,當時實在是生病啊。

劉啟一聽,心裡不由冷笑。衛綰啊衛綰,殺你嘛,你又覺得我狠心;不罵你嘛,你這張嘴簡直就是想找死。還虧你是老實人,竟然還好意思說生病不能來。我又不是隻請你一兩次,多次請你你都不來,難道你真的成了天下唯一可以準時生病的人嗎?

但是,劉啟還是放過衛綰一馬了。不為別的,如果這點小事都能大作的話,實在有損天子的肚量。再說了,衛綰也認罪了。既然如此,就讓他以後多幹點活,將功贖罪吧。

衛綰的人生拐彎處,就這樣有驚無險的繞過了。事實上,衛綰後來在工作上的表現,越發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