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卻屬於後者;更更不幸的是,張湯竟然被劉彭祖纏上了。
劉彭祖之陰狠狡詐,天下無人不知。無論長安官場,還是地方諸侯,大家都知道,劉彭祖不惹你就算阿彌陀佛,如果你惹上他,一旦被他纏上,就算不被他整死,至少也是半個廢人。
張湯之所以得罪劉彭祖,是因為他擋了劉彭祖的發財路。趙國向來以冶鑄為業,張湯和桑弘羊突然搞出一個鹽鐵論,好端端的私有產業,就被國家壟斷了。於是,劉彭祖吃不來這口氣,就上訴中央。
張湯當然知道劉彭祖是什麼人,此人誠不可欺,也不可被他欺。於是,張湯採取排斥手段,否決了劉彭祖上訴要求。倆人,就此結下了樑子。
有仇不報,那就不是真正的劉彭祖了。張湯是學法律出身的,劉彭祖也是學法律出身的。如果論專業,倆人都是高手。如果倆個法律高手,大打出手,那當然就有好戲看了。
一直以來,劉彭祖一直在蒐集張湯各種陰事。當他搜得張湯替人按足底時,如獲至寶,立即動手炒作。馬上的,劉彭祖給劉徹送去了一封信。這當然不是一封問候信,而是一封揭發信。
信裡是這麼寫的:張湯是國家大臣,聽說魯謁居有病,他親自替之摩足。此事聽來很不尋常,老哥我劉彭祖認為,張湯和魯謁居極可能有不可靠人的奸事。
劉徹一看,吃驚不小。如果真有此事,那張湯果然就是狄山說的詐忠。詐忠,就是犯了欺君之罪。難道天下了都知道張湯詐忠,獨我聰明之皇帝劉徹被騙了不行?一個以忽悠皇帝為職業的人,竟然是他曾經無比信任的人。這實在太可怕了。
劉徹越想越覺恐怖,馬上派人去查。可劉徹撲了個空。因為,在司法部的人到家門前時,魯謁居已病死家中。
那個魯謁居早不死,晚不死,偏偏這個時候死,真夠邪門的。然而,劉徹的人沒有全撲空。魯謁居死了,還有他家人,其中包括魯謁居的弟弟。於是,司法部的全將魯謁居一家抓來,準備審問。
魯謁居弟弟一行人,被關押在少府看守所。漢朝少府,主管宮廷事務。廷尉將嫌疑犯家屬關押在少府主管的監獄,他們目的很明確:不想打草驚蛇。
事實上,廷尉已經驚動了張湯。張湯之政治嗅覺,靈敏有如電子狗。如果說想瞞過他,那實在是扯淡。但是,張湯裝做什麼都不知道。他掛視察之名去少府看守所走了一趟,也看到了魯謁居的弟弟。同樣的,他裝做不認識此人。
老實說,張湯裝了一輩子,他成功就成功在裝之品質,最後害死他的也是裝之姿態。當時,魯謁居弟弟張湯大人是來救他來的,沒想到反而裝出一幅冷酷的模樣。於是,他只好眼渴渴地看著張湯離去,心中千言萬語卻無法與之言說。
只要看過警匪片的,都懂得一個斷案的基本原理:所有犯罪都要隔離審訊,以防他們互通訊息,抱團死咬一起不認帳。魯謁居弟弟以為,張湯大人至少不親自暗示,至少也得派個人通氣吧。他竟然連哼都不哼一聲,這實在太欺負人了。
張湯很冷酷,後果很嚴重。這下子,魯謁居弟弟一下子就火了。你想捂著褲檔裡那等臭事,扔下我們不管?如果張大人你這樣想的話,那就對不起了。你不仁,休怪我不義了。
於是,魯謁居弟弟主動投案,揭發張湯。張湯到底有什麼把柄被這廝抓住了?不好意思,這就是之前魯謁居替張湯,將御史中丞李文辦掉一事。奇怪了,這事不只是魯謁居知,張湯知嗎?怎麼橫插出一個魯謁居弟弟也知道了?
在我看來,這個謎團並不詭異。魯謁居及時伸腿登天,不是為張湯解脫,而是先為自己解脫。當然,他走了也不能丟下全家不管。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他肯定是給家人留下一手。如果張湯真是死活不救魯謁居一家人,那就死了也要拉張大人來墊背。
說白了,儘管張湯好心給人家按摩。人家卻不領情,做鬼了都沒想過要放過他。
但我也有理由相信,魯謁居弟弟手裡肯定掌握著張湯的證據。所以,無論怎麼樣都得救魯謁居弟弟一行人出獄。但是讓張湯始料不及的是,這個魯謁居弟弟竟然是個沉不住氣的人,先咬他一口。做事風格不投機,這下子真的全壞事了。
更出人意料的事,還在後面。魯謁居弟弟做完口供後,朝廷遲遲不見動作。而張湯仍然毫髮未損,早睡早起,早朝晚歸。
難道,張湯後發制人,就將此事擺平了不行?
事實上,張湯根本就不知道,魯謁居弟弟已經將他告了。張湯之所以暫時無恙,是因為有個人將此事壓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