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職場頭三年 作者:辛苦

以,當小南非常氣憤地找到領導說明原由後,領導也只是隨意地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這給小南的打擊非常大,他的固執和簡單,給自己埋下了禍根。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每個人都是社會組成的單一體,生存於社會而又改變著社會。社會是矛盾著並變化著的。為了更好地瞭解、生存,並改變社會,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了解社會。

對於很多青年人來說,錯誤的堅持“理想國”,才是失敗的根源,不瞭解社會,盲目的努力就等於南轅北轍。是時候睜開眼睛去發現那條走向社會的路了,只有在這條路上,你才能真正地向成功進發。

用實力創造自尊,用業績贏得尊重

自尊從何而來?自尊不是自吹自擂而來,而是來自真正的成就。

——俞敏洪

很多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都會感慨社會和職場是“吞噬”自尊的場所,很多人開始懷念自己當初讀書的時候,只要成績好,就一切OK,管你情商再低,人緣再差,分數決定輸贏,成績好就是萬人之尊。

職場並不如此,這是一個綜合能力大比拼的場所。人際交往能力、應變能力、實力背景,這些綜合的因素形成了屬於個人的能力。如果能力到位,那麼自尊就會被重視,如果能力不足,自尊心就一定會受到傷害。比爾?蓋茨曾經也說過類似的話,那就是這個世界不會在乎你的自尊。這個世界要求你先要有所成就,再去強調你的感覺。

對於當代大部分的青年人來說,不是沒有自尊,而是自尊心過強。但是在成功以前,過度強調自尊心和個人的感受,不但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可,還有可能延誤自己找到正確的做事方法。

俞敏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被譽為中國最有錢的英語老師,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楷模,但是他成功的前提是,很早的時候,他已經在用能力為自尊說話了。

他在北大任老師的時候,自尊曾經受到了很大的傷害。1988年俞敏洪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他全力以赴為出國而奮鬥時,美國對中國緊縮了留學政策。

赴美留學的夢想在他努力了三年半後付諸東流,一起逝去的還有他所有的積蓄。為了自己的收入,俞敏洪就到北大外面的培訓班去教課。

很快學校知道了他在校外私自授課的事情。當年北大教師在校外授課是一件觸犯紀律的事情。北大給了他一個嚴肅的警告處分,並把對他的處分通告和頭像放在閉路電視中放了好多天,甚至把處分通告和俞敏洪的照片貼在了北大三角地的玻璃櫥窗裡面,放了一個多月,俞敏洪因此而成了一個反面角色。

這件事情給他自尊心的打擊是巨大的,他感到同事、學生看自己的眼神都是怪怪的,往往感覺身後有一陣陣的刺痛。但是,是被動的接受自尊心受挫,還是把丟掉的自尊心找回來呢?俞敏洪和妻子在北京中關村一間10平方米的違章建築裡辦起了新東方學校,開始了新的征程。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但是俞敏洪並沒有倒在自己的“面子”上。只要工作需要,他可以立即學習怎樣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和種種應對社會的技巧。

第15節:看清社會真面目:成熟比成功更重要(4)

而且,俞敏洪還想了很多主意:講座、免費聽課、到處給學生作演講……能用的招數俞敏洪都沒有放過。僅用了幾年的時間,新東方就成了許多大學生出國前的預備學校,他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行”!

相對於我們很多職場人士來說,我們能否用自己的能力去給自己爭得自尊,就顯得更加重要了。每個人只有立足社會,創造價值,才能得到被大家一起呵護的“自尊”。拿銷售人員來說,為顧客提供真誠的專業的服務就是自尊,如果一個從事鞋業銷售的人員能夠俯下身幫助顧客調整鞋子,就是一件應該受到尊重的事情。但是,如果他的態度倨傲,過於自尊,服務態度冷漠,反而會令顧客產生牴觸和鄙視的心理。

小倫和小偉同時就業,小倫畢業於名牌高校,小偉只是一個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專生。

工作之初,小倫的優勢特別明顯,他知識結構豐富,反應迅速,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好評;而小偉卻顯得資質一般,進步緩慢。但是過了一個月之後,形式就發生了變化。有一次,有一個老同事讓小倫幫忙在電腦上打稿件,小倫覺得這是把自己當打字員來用,這非常傷自尊,於是義正詞嚴地拒絕了。老同事找到小偉的時候,小偉體諒老同事打字慢,就馬上幫助了他。

久而久之,大家發現,小偉更懂得與人溝通之道,他喜歡開自己的玩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