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
老師這話一出,教室內當即安靜下來。眾人皺著眉頭,抓耳撓腮的苦思一陣後。相繼的搖頭。
“不知道?”男老師問道。
黃俊聽著這問題也是一陣苦悶。電能是怎麼來的?不是一直都有嗎?
男教師沒有得到答覆,有些失望的搖頭:“大家興許有答案,不敢說。那好,我來說。電能是宇宙的本源成分。一直都存在。怎麼來的。我也不知道。”
“哈哈”教室內的學生幽怨的看他一眼,苦悶的笑了起來。
“別怕出錯,擔心失敗會讓你們猶豫不前。這不是正確的處世觀。”男老師告誡道。
眾學生點頭。
“接著說。”男老師轉身在演講屏上寫了兩個字:頻率。
他指著那兩個字問道:“大家認識嗎?”
眾學生統一回答:認識。
黃俊看著那兩字,眯了眯眼,心中當即有了感悟。電能,的確是有頻率,即便直流電也是這情況。
“好。”見學生對頻率不陌生,男教師說道:“頻率正是駕馭電能的關鍵。而昨天咱們所佈置的意念平面,正是用來捕捉電能頻率的。意念平面越大,攔截的電能自然越多。”
“意念平面的層數越多,可辨別的電能頻率越精細,準確。為什麼要捕捉電能的頻率,就是為了用意念佈置生物電場,形成一個模擬感應場。與外界的電能發生共鳴,從而調動駕馭。”
男教師說到這,安靜的閉嘴,耐心的留出時間讓學生去消化、吸收。
黃俊想了想,深有體會的點了點頭。原來是這個目的啊。
眾學生足足安靜了十分鐘,這才互相交談,交流心得。
“老師,意念平面之間的間隔範圍是多大?”翱鳳開口問道。
“依照你們自己的理解去調整,這沒有準確的資料。你們覺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佳的距離。”男老師說道。
眾學生若有所思的點頭。
接下來的整堂課,男教師很有耐心的給學生講述起意念平面的佈置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