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3 / 4)

小說:偽官 作者:指環王

紀大,發展的餘地,就沒有多少了。

鄧再天已經發話,別的與會者自然就不好再發表自己的見解,因為現在要跟在鄧再天之後談話,無非就是同意鄧再天的提議,或者是反對,要麼,就是中立。

但是,無論是支援、反對或者是騎牆居中鄧再天的意思。現在的表白除非是能獨闢蹊徑。能夠讓大家振聾發聵,覺得本應如此的話,否則,還不如緘默其口——因為要是說的好了。就有顯擺自己。和省委二號人物爭光彩的意思。說的不好了,就是在自取其辱、溜鬚跟風。

常委會中的這些人,沒有誰會傻到那種看不清形勢的地步。所以,大家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沉默著。

鄧再天的話,層次清楚,邏輯嚴密,趙文想著,要是自己這會也坐在會議室裡,會怎麼去反駁鄧再天。

可是,當趙文還沒有對策的時候,魏紅旗就已經開始侃侃而談。

同樣的,魏紅旗也講了一個故事,闡述道:古人說用人如同堆積柴薪,用的時候總是後來者居上的。

這句話正好就是對鄧再天駁斥羅炳興年紀大,而昌澤宇發展勢頭長足的回應。

魏紅旗說話的聲音很低,像是和所有的人促膝談心,沒有像鄧再天如同老師一樣的傳疑解惑:乾南的人都知道羅炳興,可是昌澤宇大家卻不知道,羅炳興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態,帶領著乾南的人走出陳高明滯留下的陰影,而昌澤宇,他畢竟需要一個熟悉情況的過程,那麼,就會耽擱時間,而時間卻是寶貴的。

鄧再天還有一個折中的提議,就是讓昌澤宇到乾南當班長,而羅炳興繼續幹他的市長,兩人可以互相的配合。

至於這一點,會議室裡所有的人都明白,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區別到底有多大,書記是管人事的,而市長是管政務的,無論什麼時候,人的因素都是第一位的,掌控了人,就掌控了所有,沒有了人事話語權,其他的什麼都談不上。

要羅炳興受制於昌澤宇之下,這個提議,魏紅旗肯定是不會答應的。

“曾國藩當年帶兵駐紮在安慶時,有一位親戚從農村裡來投奔他,這位親戚行李簡陋,衣裳破舊,為人沉默寡言,所以曾國藩就很喜歡他,準備重用這位親戚。”

“有一次,曾國藩和親戚在一起吃飯,正好米飯裡有幾粒燕麥,燕麥和大米在一起,很難作熟,也不好吃,這個親戚就將燕麥全都給挑了出來,才開始吃飯,曾國藩就很不高興,拿出些路費,遣送親戚回老家了。”

“親戚很不理解,就問曾國藩為什麼,曾國藩就回答:你吃發前總要將燕麥擇取乾淨,難道燕麥真的不好吃,難道燕麥不可以吃?你既不是生於富貴之家錦衣玉食長大,也不是長期在外做客,你是歇下耕作才到我的軍營中來的,怎麼會有這種挑三揀四、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毛病呢?”

“我擔心,你這樣長期下去,就會迷失本性,見異思遷,不知根本,從而會害了你自己,所以,請你還是回去吧。”

“關於羅炳興和楊亞玲的問題,我建議在今後的工作中,還可以讓省紀委的人去查,總是要給大家一個交代的。”

魏紅旗的話說完了,趙文還在思腹他的意思:“ 挑三揀四?魏紅旗的意思是說鄧再天的說道的太多了嗎,還是別的什麼?……”

“今後再去查羅炳興和楊亞玲的事情,這明顯的是一個拖延,既然楊亞玲現在已經將陳高明給供述出來了,今後羅炳興已經是大權在握,楊亞玲還怎麼會反水呢?那樣不是太不明智了嗎?”

“魏紅旗就是不想讓鄧再天和稀泥,給羅炳興今後留下一個定時炸彈的尾巴,乾脆還不如將事情說道明處,主動的提出羅炳興的問題沒有結束,倒是顯得他光明磊落。”

只是,趙文還是不太明白魏紅旗最後的這個故事說的是什麼意思。

……

會議室裡終於再次響起鄧再天的話:“那麼,關於乾南市委班子領導的問題。我看還是投票表決吧。”

鄧再天看著魏紅旗問:“魏書記的意思?”

魏紅旗點頭,易素萍就說:“那,我們是舉手還是不記名投票呢?”

舉手那就不說了,要是不記名投票,易素萍作為省委大管家,是要準備一下投票和唱票的。

鄧再天說:“舉手吧,這樣簡潔一些,畢竟,大家的意見都說的很明白了。”

“那好,同意昌澤宇同志擔任乾南市委書記的。請舉手。”

隨著鄧再天的話音落下。陳克山、陳宜賓、謝立東、石葉勇果然都舉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