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內力所幻,其中所包含之內勁同樣不可小覷,如果誰能憑此壓過對方一頭,那說不定就可搶佔先機,從而一舉奠定勝利的基礎。
所以,二人對這一隔空一擊也是小心對待,而且心中也不免抱有一絲淡淡希望,他們都希望獲得這一擊勝利的是自己。
而這二股力量卻以無法形容的速度撞在了一起。
只聽“砰”的一聲,現場爆發出一陣巨大的音爆聲。
而由此引起的衝起波更是將二人連人帶馬都向後逼退了好多步,二人的呼吸都幾乎因此而停頓。
而後,二人的臉上不由都露出驚歎之色,似乎都沒有想到這看似輕飄的一招竟然會帶來這樣的效果,因此,二人不免都更加慎重起來,特別是阮天義,他更是收起了先前的輕視之心。
戰場之上,一切靠實力說話,靠的不是耍嘴皮子,而是真本領,只要你有真本事,那你就能贏得對手的尊重,而曾國華雖然僅出了一招,但以偏可以概全,從這一招中從就可以洞察出曾國華絕對是有實力之人,況且,阮天義是高手,而憑高手的眼光,他也能判斷出曾國華是個實力強勁的對手。
這由不得阮天義以等閒視之。
阮天義雖然自大又狂妄,但他卻很有自知之明,特別是武藝這一方面,他絕對不會輕視實力強勁的對手,特別是對如曾國華這樣實力的對手,他更是不會無視。
於是,阮天義深吸一口氣,準備正式展開進攻。(未完待續。。)
第五百六十八章 好戲開場
阮天義的槍是點鋼槍。
阮天義的槍法名點鋼槍法。
阮天義的身份,不詳,唯一留傳於世的說法很有點玄乎,他是阿基諾從山裡帶回來的,並且只與阿基諾一世關係密切。
至於他的槍法出自何處,師承何人,更是無從考證,而關於此事,也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大意是說,他這套點鋼槍法乃一位隱世高人所傳,而這高人傳了阮天義這套點鋼槍法之後就再也沒出現過,所以,阮天義從來不向旁人提起自己的師父,更不會提起這點鋼槍法的來歷。
總之,迷一樣的阮天義,霧一樣的點鋼槍法。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自從阮天義追隨阿基諾之後,他就憑藉著這套點鋼槍法縱模南洋國,為阿基諾統一南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正是有了這樣一段經歷,南洋國之人,阮天義的朋友,阮天義的敵人,都記住了這世間有這麼一個阮天義,有這麼一套舉世無雙的槍法。
當然,很多人都只是知道有點鋼槍法,但真正見過這種槍法之人,十之**都已經煙消雲散了,所以,這就更增加了這套槍法的神秘感。
而阮天義此刻對曾國華出手,使出的便是點鋼槍法。
不過,曾國華面對如此強勢的阮天義,他並不驚慌,因為,他也有一套壓箱底的刀法,名叫暴風刀法,他自認為這套刀法並不在這所謂的點鋼槍法之下。
單從暴風二字就可以看出此刀法之狂猛,想一想,如暴風一般……酷,炫!
而更讓人感到驚歎的是,如此暴風一般的刀法竟然出自素有儒將之稱的曾國華之手,這更是令人意外。
當然。曾國華之所以選擇這樣一種刀法,那也是事出有因。
以往,由於其性格使然,曾國華在對敵的過程之中,幾乎都是中規中矩,正可謂是穩重有餘而進取不足。這就使他在武學的追求上走入了一個死衚衕,從而導致他的武藝在多年以來很難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而做為一個武者,追求武學的至理,尋求不斷的突破自我,這是他們追求的極致目標。
於是,曾國華痛定思痛,決定以大毅力摒棄掉以前的武學之道,然後尋求一種更適合自己的武學大道。經過不斷的磨勵,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汗水,他終於憑藉自己的努力創出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暴風刀法。
而他在自創刀法的過程之中,也聽取了黃旭對武學的很多理解,從中吸取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並將之融入到了暴風刀法之中,這就使得暴風刀法最後得以功得圓滿。
而曾國華這套暴風刀法的威力到底如何。很少有人知道,到是黃旭頗感興趣地親自檢驗過。據說黃旭在試過之後,曾經對周圍的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曾國華全力施展這套暴風刀法,其威力接近東方不惑的絕學東方三十六式的一半。
而一半,那是什麼概念。
東方不惑以一套東方三十六式的絕學,打遍天下無敵手。當然,這其中要將黃旭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