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與世子不同,關夫人出面,自然又是另一副光景。笑著喚人看座奉茶,又拉了許氏,熱情得不容她推拒,攜了人,一道坐了主位。倒是將他擠在了後頭。
他也就順水推舟,揀了圈椅落座,下首便是七姑娘與坐在她膝頭的燚哥兒。兩人之間只隔了張雕花條几,燚哥兒趴在光可鑑人的小几上,瞪著烏黑的眸子,盯眼打量他懷裡的團團。
關夫人一頭拉許氏說話,一頭暗地裡留了心眼兒。觀她談吐大方得體,雖也精明,卻非那些個尖酸不好相與的刻薄人。心裡沒了那許多顧慮,兩人都是當家主母,隨意起個頭,總能說到一處。
同關夫人一般,許氏也在默默審視趙國公府這位已嫁了人的大姑奶奶。雖只攀談了這麼三五句,可不得不說,不論是世子,或是眼前這位容貌頗為殊麗的關夫人,言談舉止,真還挑不出錯兒來。與進京前設想,高門大戶難免帶了那麼些眼高於頂,目中無人,很不一樣。
許氏眼梢瞥見陶媽媽束手束腳立在世子背後,團團在那人懷裡,半分不曾驚醒。從燚哥兒對他的依賴,很容易猜出,世子待小兒,頗有耐性。至少,不似外間傳言那般閻羅王似的,不近人情。
用了茶,算是正式打過照面。關夫人也不久留人,只叮囑七姑娘,若是姜夫人屋裡缺了用度,千萬別瞞著。若不然,得叫人笑話,她這國公府的大姑奶奶,連待客,也如此粗心大意。
七姑娘從他懷裡接過團團,他看她一眼,攬了燚哥兒回身旁。之後她隨關夫人身邊那婢子,跟著太太一道往內院早早收拾出來的廂房去。他牽了燚哥兒立在廊下,只道請姜夫人好生歇息。當許氏跟前,衝她點一點頭,並未顯露出如何親暱的舉止。頭一回經歷這事,他亦是格外慎重,不敢急進。
廂房收拾得整潔乾淨。西窗前擺了株碧綠的盆栽,推開窗屜,亮堂柔和的光灑進來,惠風和煦,捲了廊下荊桃幽幽的花香。
關上門,屋裡再無旁人。許氏往當中繡凳上一坐,冷眼一瞥,七姑娘乖乖垂手,幾步磨蹭近前,心知今日必定躲不過去,也就不再撒嬌抵賴的纏磨上去。
許氏之前心裡存了多少話想要訓她,到如今,話到嘴邊,含在嘴裡,終是化作一聲帶著疲憊的嘆息。
“前事不提,如今卻有一事,需得你好生思量。是你親去與世子講明白,了斷乾淨。或是為娘代你,婉拒他一番好意。國公府這等門第,姜家委實高攀不起。自古結親,無不講究個門當戶對。不說你若然真進了顧家門檻,往後倘若受人欺負,家裡幫你撐腰都難。便是他顧氏這般家底,高門內院,豈會簡單得了?你還真當甘於過那般是是非非,絞纏不清的日子不成?更遑論,即便顧氏族裡認了這門搶來的親事,往後他再要往後院抬人,姜家家世是不成的,想也知曉,他母親必不待見你。既無出身,又無依仗,你這位份,如何才能坐得安穩?”
***********
結婚是很現實的事,古今往來,門第觀念,現在也沒有完全消除。有親問,為什麼慕妖女的娘,與小七的娘,差這麼多?其實不是差這麼多。慕妖女是指婚,沒得選。更何況人與人之間,待人接物的方式,差別本來就很大。聯絡一下自己的父母,再想一想身邊親朋好友的父母,至少沾衣身邊,對比起來,各家情況,五花八門,哪裡又能一樣呢。
第275章 他的手段
太太一番話,句句在理。換誰人身上,這道理都講得通。可偏偏,他是個例外。
一無出身,二無仰仗?幼安容貌家世,討國公夫人許氏歡心,樣樣比她強。可最後如何?照樣進不了顧氏的門。他在她跟前,每每提及幼安,總是一句“不相干之人”,一語帶過。在他這般強勢又極具主張的人跟前,還真就應了那話,“比什麼,比不過男人的心”。
這理兒她自個兒清楚,可這時候,卻不宜拿出來與太太說道。到時太太若反問一句,“郡主都不成,你單憑他給的寵愛,又能牢靠多久?”這話她還真答不上來。
她信他,是在經年累月,平淡又溫情的日子裡,一點一滴,積攢而成。甚而,她知曉他比常人不凡的根底。奈何許多事,默默埋在心裡,絕不能對旁人提起。如此,說服太太,也就顯得格外不易。
七姑娘低垂的眸子裡,閃過一絲深深的苦惱。許久,抬起眼來。
“如太太所言,真要兩樣當中挑一個……”七姑娘娟秀的小臉皺了皺,終是下了決斷。“那麼,還請太太出面。只一事懇求您,世子那等身份,到底是要臉面之人。還請太太莫急著回絕了他。便是在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