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起龍一番商量之後,黃建華決定到南灣鎮看一下,一來是看一看黃寶順他們的規模,二來黃寶順也告訴了他,這些大棚都承包出去了,他說了也不算,得聽一下大夥的意思。不過就黃寶順而言,他是傾向於把大棚裡產出的蔬菜全都賣給黃建華的。第一是這樣一來自己省得麻煩不用跑了。第二也免去了來回折騰的開銷,也用不著求爺爺告奶奶的跟人借車。黃建華自己有一輛後三輪摩托車,他可以自己運輸。最關鍵的,黃建華給的價錢不錯,雖然不很高,但是已經屬於黃寶順可以接受的範圍了。現在的關鍵是看看大家同意不同意把大棚菜全都賣給黃建華。
畢竟都是單位裡的人,農技推廣站的人商業意識還不是很強,黃建華來到南灣鎮以後,黃寶順召集大家開了一個會,專門討論反季節蔬菜的銷售問題,同時也跟大家講了今天他跟陳起龍在儀陽市碰上的情況,看到黃建華給出的價格,大家一致同意,所有承包大棚裡的蔬菜全部買給黃建華。黃建華每天晚上帶錢到地頭收購就行。當然了,大家保留隨時調整價格的權利,如果認為黃建華給出的價格不合理,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自行銷售自己承包大棚裡的蔬菜。這間接的等於給黃建華套上了一個緊箍,他得按照市場規律收購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蔬菜。
南灣鎮大棚蔬菜的種植和銷售開始起步了。
……
(。。)
正文 第九章 姜太公釣魚
更新時間:2009…12…17 :17: 本章字數:3663
從南灣鎮回來以後,黃建華開始緊急調動資金,他很慶幸自己能碰上黃寶順。別看不過是倒騰點青菜,但這可是壟斷生意。雖然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人並沒有承諾讓他包銷所有產出的青菜,但是黃建華知道,只要自己的價格公道,人勤快一點,想來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人是不會那麼麻煩,自己找渠道銷售的。
黃建華不是很貪心的人,按照一般的市場規律,二道販子的毛利應該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之間,但是這一般指的是普通的農產品,因為二道販子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比方說市場波動、農產品損耗等等。但是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大棚菜不存在這些風險,畢竟是獨家生意,市場價格全由自己來控制。至於說損耗就更不用擔心了,最多是運輸途中壓壞一點而已。儀陽市那麼多人,每個市場批一點,農技推廣站大棚的產出根本經不住龐大的消費群體。談不上什麼損耗不損耗的。
為了緊緊的拉住南灣鎮的這些個大棚,黃建華非常小心的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贏利點,他決定把毛利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按照這個價格政策,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人不會覺得吃了虧,轉而向另外找人幫著銷售產品或者乾脆自己幹,而因為數量和價格的原因,黃建華又能掙到錢,相對來說,他還是掙了便宜的。黃建華很清楚,做人不能太貪心,要是自己掙得太多了,恐怕以後就別想再找到主謀好的門路了。
正如黃傑想的,沒過幾天,農技推廣站的幾個人就悄悄的到儀陽市摸了一下大棚蔬菜的價格,,大家發現,黃建華還真沒多掙他們的錢,基本上也就是在收購價格的基礎上上浮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間,屬於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於是,大家開是放心的將大棚裡產出的東西全都銷售給黃建華。
……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農技推廣站蔬菜大棚每天有人守在門口收購他們蔬菜的事情傳播得很快,周圍的農民開始心動了,不少人開始找上門來,請農技推廣站的技術人員傳授反季節蔬菜的種植方法。當初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幹部職工之所以能那麼輕鬆的承包下試驗大棚,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能以點帶面,全面推動楊平縣的反季節蔬菜的生產。黃寶順的承包計劃中也已經承諾,農技推廣站凡是參與承包大棚的幹部職工分片包乾,保證每人承包一個自然村兩個大棚的推廣任務。現在好了,根本不用他們出去推廣,幾乎每個村都有人來找農技推廣站要求學習大棚種養技術,這個情況還真讓農技推廣站的幹部職工大跌眼鏡。
其實這不難理解,按照以前的習慣,鎮農技推廣站一般是按照縣裡的統一部署,用行政性的手段推廣一些新的東西的,農民有牴觸情緒,推廣工作很難開展,這也是去年搞實驗大棚的時候誰都沒心思的原因。因為大家都很清楚,一但實驗大棚搞起來了,縣裡面肯定要求在農村進行推廣。農技推廣站的人都有經驗,別說一個大棚動輒要上千塊錢,要是沒有利益,你想讓農民多養兩隻雞都難,更不要說搞大棚了。
這要是放在往年,有這麼多農民想到推廣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