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技術,推廣站的人不知道有多高興。任務性的東西都是有指標的,完成了指標就意味著能拿到獎金,所以誰都想盡快完成指標。可是今年不同了,南灣鎮農技推廣站的人還真不想讓農民把這個溫室大棚的技術都學了去。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每間大棚至少創造了幾百塊錢的利潤。這哪是大棚啊,簡直就是一個會生錢的金窩,要是都讓人學了去,可定會導致大棚菜的價格下跌。
黃寶順當然是知道這些情況的,他已經不止一次看到有農技推廣站的人把想參觀一下大棚的農民趕出去了。平心而論,黃寶順也不願意輕易就把反季節蔬菜的種植技術傳授出去,但是他的那個承包計劃上已經明確表態,在大棚承包期內是需要完每人一個自然村兩個大棚的任務的。
如果說普通幹部職工沒有覺悟也就罷了,但是黃寶順好壞是南灣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的站長,而且是他代表全站幹部職工跟鎮上籤下的承包協議,如果說完不成任務,領導上肯定會追究他的責任。如果說一直都呆在造紙廠,或許黃寶順還沒有什麼想法。造紙廠的級別高、幹部多,凡是都講究按資排輩,別看黃寶順在造紙廠屬於幹部編制,但是要想真正成為領導,或許是今生無望了。但是到了南灣鎮以後就不一樣了,儘管農技推廣站不是什麼起眼的單位,但是黃寶順怎麼說也算是幹部了,再說他到南灣鎮前後乾的這些事情已經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重視,如果說努力一點,很有可能能動一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