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明八旗”的名號,聽著總有點變扭。
至於忽必烈嘛,現在已經到了京兆府,正在謀劃做中國的皇帝,國號據說就是“大元”,取自《易經》的大哉乾元,不知道是不是意指大蒙古國地盤很大?
而南方的那個大宋,雖然經歷了一場臨安之變,現在變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但是國家畢竟還在,看地圖的話,形勢似乎比歷史上還好一些。沒準還會有中興復起的一日。
整個中國,居然出現了唐宋元明四朝鼎足的奇怪局面!
而在這四國之中,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最有機會問鼎天下的就是李璮所立的,被後世冠以“東唐”名號的國家了。
因為東唐所在的區域,正是得之便能有天下的中原,以齊魯為根本,左擁徐邳,右攬冀州,前抵兗豫。而且李璮經營多年,在山東根基深厚,又和北地群雄往來密切,一旦得勢,北地群雄必會競相來投。到時候中原便可不傳檄而定。
此外,李璮還有一大優勢,便是頗得北地漢儒之心。因為李璮早在許多年前就在轄區之內修繕了湮廢多年的試院、文廟,透過考試招聘儒生——也就是說,李璮在益都轄區內部分恢復了科舉考試。而且他本人和幾個兒子都精通儒學,謀主王文統更是前金的進士,自是北地大儒。
東唐若能擊敗忽必烈而有中原,便能立即得到北地儒生的擁護,便是南儒也不會反對這個“儒家王朝”。只要南北儒生都認了李璮是李唐之後,又有驅除韃虜之功。那麼以唐代宋,也就沒有什麼不能的了。
如果李璮真的到了這一步,那陳德興的明國,恐怕只能被堵在遼東、高麗,再難有染指中原的機會了。因此,王文統看到李翠仙秀眉緊皺,才有此一問。
李翠仙聞言,只是苦苦一笑:“唐明交惡不是眼下需要擔心的,因為忽必烈還沒有死!而且已經火併掉了阿里不哥……此等人物,又手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