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弊,在丈量標準土地的時候,給親屬或豪門定的多,或者對四科舉仕舞弊等等。
這些肯定會引起百姓憤怒,百姓需要一個宣洩的口子,那信訪就很有必要。
御史臺本身在後世是負責監察的,權力很大,可是也同樣因為屬於百官體系,諸多掣肘,只有剝離出來,才能給他們安全執法的空間。
而這兩個部門很明顯,如果真的只是直屬皇帝,一個皇帝也照看不了他們,特別是御史臺,要是沒有壓制,那還不翻天了。
信訪部同樣需要制衡。就算這個部門因為不屬於百官系統,不用怕其他官員打擊報復,那也可能因為賄賂和官官相護,拒絕一些舉報和信訪,瞞報,漏報。
那皇帝豈不成了瞎子。
這樣的部門當然要有個強力掣肘,劉璋一下子就看重了朱元璋發明的赫赫有名的錦衣衛,這個讓人聞風喪膽,號稱無孔不入的部門。對監察部和御史臺的威脅必定是巨大的。
御史臺不用害怕任何官員,但是錦衣衛無孔不入,如果是在監察過程中徇私舞弊,以職權獲利,那就必須得面對錦衣衛。這種威懾力應該還是有的。
信訪部門要截流下面的舉報上訪,在錦衣衛面前恐怕也需要點勇氣。
但是明朝錦衣衛的弊端更加明顯,監察百官,權力太大,以至於整個朝廷都籠罩在錦衣衛的陰雲之下,最後明朝皇帝還不得不設定東廠西廠來制衡。
劉璋從來就不想自己這個朝廷都是陰雲密佈,三省六部制職能是勸的。需要的只是一個監察系統。
錦衣衛的手絕對不能伸進正常的行政部門,如果只是監視御史臺和信訪部,劉璋覺得錦衣衛應該好使。
這種權力剝離,互不統屬。劉璋是從三權分立得到的啟發,但是劉璋並不知道西方的三權分立具體什麼樣子,他也不需要知道,因為情況各不相同。肯定不能照搬。
劉璋的期望是三省六部正常行政,御史臺和信訪部監督行政。錦衣衛負責御史臺和信訪部的權力公正。
若錦衣衛犯案,越權執法可交刑部,若是執法不公,群臣可直接上書於皇帝。
這是劉璋的理想模式,但是頒佈之後是不是會這樣運轉,劉璋還不知道,但是體制是時間來檢測的,暫時劉璋就想到這麼多,也是和黃月英商議過的,如果以後發現紕漏,可以再適當修改。
眾文武靜靜聽著,這新體制關係以後的為官,雖然聽著很嚴密的監察網,但是畢竟還沒有試行,眾文武都在想這些監察到底會怎麼樣。
黃月英繼續道:“三省六部之兵部,負責軍械,兵籍管理,所有兵部官員,必須有相應從軍經歷,兵部尚書必須是老將退役,無從軍經歷者不得進入兵部。
三省六部之戶部,負責所有軍隊後勤保障,非皇帝直接下旨,所有軍隊後勤不得越過戶部。
另設軍部,直屬皇帝,負責管理將領升遷,軍隊訓練,作戰指揮,以及邊軍與中央軍輪替調動。
非皇帝直接下旨,任何軍隊調動不得越過軍部。”
軍權是中央集權最重要的保證,如果過分掣肘軍隊,那就會讓軍隊戰力急劇下滑,可要是不掣肘軍隊,強兵猛將是練出來了,可惜大將造反機率也大大增加。
於是劉璋決定使用者部,兵部,軍部,三方制衡。
古代有的朝代為了制衡軍隊,將指揮權和調兵權或者訓練的將領分開,造成兵不識將將不知兵,以至於軍隊凝聚力下跌。
劉璋沒有打算這樣做,無論是調兵,指揮,訓練,皆在軍部手上,且由皇帝直轄。但是戶部制衡後勤,兵部制衡兵員,軍部也不是在軍方一家獨大。
兵部負責統計兵員數量,管理軍械,皇帝可以隨時從兵部知道所有軍隊的概況,防止軍部多報兵員,截流截流軍餉,貪汙軍械。
這個部門顯然不適合文官,後世用了文官的,基本都造成了弱軍,於是劉璋希望啟用退役將領,這些人才是懂兵的人,軍部要玩什麼貓膩,應該能看出來。
或許這些人文化不是很過關,但是劉璋覺得就算是中央文官,也用不著那麼博學,在老將中找幾個人當兵部文職,應該是不難的。
“另設軍機處,直屬皇帝,軍機處由軍機參謀和軍機大臣組成,軍機參謀按需設定,軍機大臣限定六人,皆平級。
所有政令軍令皇帝一言而決,若皇帝不決,交軍機處,需至少四名軍機大臣簽署透過,且反對不得超過一人。
軍機大臣不得兼任其他任何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