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2 / 4)

小說:大明梟 作者:標點

吳三桂老臉一紅,不過他很快鎮定一下來,自引清兵入關,被人罵得都有些麻木,有唾面自乾的境界,聞言一臉不在乎地說:“既是故人見面,又何必冷言諷語,我吳三桂是投靠了滿清,而唐兄何嘗不是投靠不聽前朝號令的四川,現在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何必呢?”

唐強和吳三貴是故交,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然後以父蔭為都督指揮,這才慢慢發跡,而唐強早早就得到袁承煥的信任,在軍中地位特殊,為了上進,吳三桂也有意識結交袁崇煥身邊的人,二人不僅談得來,相互之間還常切磋武藝,唐強也指點過吳三桂,二人有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

“陸總督並沒有反明,而滿清是世仇,不知沾了多少我大明軍民的鮮血,你也是遼東的將領,滿清韃子手上沾了多少我們遼東同袍的血你不清楚?你背主投仇人,你對得起皇恩、對不起戰死沙場的兄弟、對得起百姓對你期望,你對得起祖宗嗎,國難家仇,你不報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引清狗入關,作千古罪人呢?”

說到後面,唐強有些聲色俱厲,看到曾經故交成了千古罪人,唐強的心情極為複雜。

“哈哈,哈哈哈。。。。。。”吳三桂突然大笑了起來,笑得有些瘋狂,笑得有些辛酸,笑罷,突然有些激動地說:“唐兄,有句話你聽說過沒有,萬般皆天命,半點不由人。”

“此話何解?”

吳三桂冷笑地說:“說我吳三桂背信棄義,昔日先皇下召勤王,當時前明已危如累卵,大多將領把聖旨視作不見,雖說遠在遼東,可吳某依然點齊兵馬勤王以報皇恩,不惜千里迢迢返京勤王時,天下又有幾人贊吳某忠義?行至玉田,前朝已亡,崇禎帝自縊,又何來背主?有意投靠李自成,沒想到此人目光短淺,所作所為更是讓人寒心,百般折磨我父,連小妾也讓他搶走,此仇可以說不戴天,這樣的人也不足以投靠,前無退路,後有追兵,換作是唐兄,你能怎麼辦?”

“可你千不該,萬不該投靠滿清,把不應引清兵入關,讓清狗禍害我大明百姓。”唐強語氣稍稍鬆了一點,不過依然不能釋懷。

吳三桂說的也是事實,當日他的確也起兵勤王,可是率兵到玉田時明朝己亡,不算叛君,有心投靠李自成,可是還沒投靠,家人就給抓去追贓,最心愛的小妾也被搶去,命運和前途不保。

“嘿嘿”吳三桂冷笑道:“當日我還有餘地嗎,前路不明,後路又被投靠李自成的人截斷,沒有可立足之地、沒有可週濟之糧餉,難道真的坐以待斃?就是吳某舍得,可是跟在我後面吃飯的那麼多將士呢,讓他們餓死還是讓他們被殺死?他們大多都是跟著我出生入死的兄弟,這麼多兄弟後面,還有那麼多家庭需要撫養,我能怎麼辦,還不如投靠一個新主,給手下的兄弟找一條生路。”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似是狡辯,也像在埋怨,饒是唐強聽到,也暗自感到一陣神傷,自朱重八建立明朝以來,明朝的官員就成為歷史上比較悲催的官員之一,俸祿少、假期少、規矩約束多,動不動就下獄、行刑、剝皮充草等,很多人都說官員不好,實際上,底層的胥、吏、役、兵更差,財政入不敷出,欠薪欠餉成了家常便飯,以前笑窮酸,現在變成了嘲笑“窮軍漢”,士兵之苦,行伍出身的唐強自然非常清楚。

人皆是好名逐名之徒、好利之輩,誰不想做大官人、蓋世英雄,可是生活卻是冷酷得可怕,以前一身抱負的吳三桂,竟然成了滿清的幫兇,不能讓人生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感覺。

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舅舅祖大壽、再加上吳三桂,曾經都是抗擊滿清的勇士、英雄,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吳襄死在李自成手下,祖大壽和吳三桂都降了滿清,最不可能降清的人降了清,就是唐強也不知道,這究竟是人的過失還是時勢的過錯。

也就是這樣,唐強並沒有一開始就痛下殺手,而是先來聚一下“舊”。

唐強深呼吸了幾下,然後一臉正色地說:“吳將軍,滿清與我等有血海深仇,又禍害我中原百姓,沒必要為它一條路走到黑,唐某不忍看到當年曾經並肩作戰的兄弟繼續被人利用,也揹負罵名,只要你等歸順我四川,就是拼了這張老臉,也讓總督大人給諸位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不誇張地說,川軍的待遇絕不比諸位在滿清差。”

“唐兄,你這是招降我等?”

“不錯,正有此意。”

吳三桂跟中露出幾分猶豫之色,不過很快就堅定起來,冷冷地說:“謝唐兄的好意,吳某恕難從命。”

“什麼?”唐強大吃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