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2 / 4)

小說:殺破唐 作者:閒來一看

王李結因為體力耗竭,沉入水底,待救上船時臉色發烏,已經沒有了氣息,急救不成,送太醫院。眾國手束手無策,不治身亡,享年三十三歲。

事後長安坊間有傳言說李結是被人下毒毒死,內廷下詔嚴查散佈謠言者,京兆少尹鍾煉奉旨究辦,一個月後,鍾煉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李逢吉的門生鄭訓接任京兆少尹,負責京兆治安,奉旨繼續追查此事,一口氣捕殺、流放了三百餘人,方將此事平息。

李茂獲知李結死訊,一連數日悶悶不樂,又聞東征渤海的北路主帥高蘇兵敗被殺,一時心情沉鬱,在蘇卿的再三勸解下,攜帶芩娘、朱婉兒、蘇櫻、薛丁丁四人往海邊避暑散心。

秦鳳棉自長安歸來,得知李茂去了海濱,便問田萁自己是否應該過去,田萁目光如錐:“李結之死與你有關?”秦鳳棉笑道:“宋王是太保的故人,關係一向莫逆,我豈敢造次。”田萁道:“既然心裡坦蕩蕩,為何要來問我?你還是心裡有鬼。”

秦鳳棉道:“五坊使司如今和龍驤營合為一家,仇士良的親信故舊慘遭清洗,不過組調還是組調,還在咱們的人的掌控中。”

田萁道:“除非王守澄明年死了,否則,組調難逃一劫,你信不信?”秦鳳棉道:“所以宋王之死正當時,至少眼下王守澄是顧不上咱們了。”

田萁道:“燕王去了海濱,我沒去,蘭夫人也沒去,你該明白是什麼意思。”

秦鳳棉道宣告白了,這便啟程趕往海濱,看起來李茂的確是身體不爽,能折騰的嬪妃都留下了,只帶了幾個賢良端正的在身邊照顧。眼下渤海戰局膠著,料必他會對長安的事睜隻眼閉隻眼,這一關總算是有驚無險地過來了。秦鳳棉慶幸之餘,不覺心裡隱隱發冷。他想到了田萁那錐子般的目光,無奈地哀嘆自己的倒黴命運,此人心機城府極深,看人看事直透骨髓,有她在一旁監視著,自己今後務必得萬分小心留神,類似的事不能再幹,萬一讓她拿住了把柄,絕對是生不如死的日子。

第641章 不懼亂局

東征渤海的北路軍統帥高蘇自一開始就和大石牧暗中往來,一手打,一手拉,目的無非是想從渤海攫取更大的利益,一時被貪念迷惑了心智,被大石牧抓住機會一舉策反了他麾下大將高森淼。高森淼臨陣反戈,高蘇和他的兩萬精銳在扶余府境內全軍覆沒,渤海大將陳武公聯合高森淼趁勢攻入勿州境內,高蘇苦心經營的八城十六寨被連根拔除。

高森淼兵困勿州城,危難時刻,一直被高蘇輕視的庶子高文挺身而出,散盡家財,動員闔城百姓上城戍守,一連三次擊退高森淼的進攻。

遼東總管王儉親率大軍馳援勿州,高森淼大掠而去。

北路敗績,挫動中路士氣,石雄兩萬大軍被困鐵州,進不得,退不得,形勢岌岌可危。南路史憲忠部穩紮穩打,卻不幸遇到了渤海名將李卓,李卓推行殘酷的堅壁清野政策,人為地製造了方圓兩千裡內渺無人煙的慘烈景象。

唐軍進入中京府後行走千里,除了小股襲擾的渤海民軍,見不到一座村鎮,見不到一個百姓,得不到一粒糧食,以戰養戰的政策徹底破產,一萬大軍行走在莽莽無邊的原始森林裡,只能以獵取野物、採集植物根莖果實為生,因為水土不服,疾病流行,戰鬥力急轉直下。

所幸史憲忠擅於統兵,關山遙遠,音信不通,史憲忠只能擅做主張,及時改變策略,北上與石雄部會合,改側翼中路軍為合兵一處,以優勢兵力直取上京龍泉府。

恰當此時,流浪在海上的金秀宗得到溟州和尚州兩地軍民的支援重返半島,糾集不滿金道安的殘兵敗將,在尚州大院谷誓師,兵鋒向南直指金城。

金道安做了新羅國國王后與樸赫哲的矛盾逐漸升級,起初他羽翼未豐,尚能忍耐,隨著各部新羅籍將士陸續回國,金道安的王軍實力大增,加之金秀宗流亡海上、眾叛親離,金道安認為剷除新羅舊勢力,一統新羅的時機的到了。

金道安咄咄逼人的氣勢,讓樸赫哲感到十分恐懼,由此起了迎請金秀宗回國牽制金道安之心,在他的授意下,金城北部門戶大開,使得金秀宗聯軍一舉突破玄月洞天險,驟然出現在了金城之北。

與此同時,新羅西南的全州、武州、康州也在樸赫哲的授意下激起了民變,金道安度大事不妙,為了避免陷入金秀宗和樸赫哲的合圍之中,他向薛老將的清海軍求助,棄城渡海,輾轉向西,在熊州境內登陸。

大唐駐平壤都統馬和東聞訊立即率兵南下重新佔領了漢州,呼應金道安。

新羅局勢風雲驟變,使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