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3 / 4)

小說:殺破唐 作者:閒來一看

他的提攜,跟他一起分過髒的西川幕僚、軍將們難保不會鋌而走險。

西川兵雖不及河朔四鎮兇猛善戰,但地形險峻,一旦效法河朔四鎮,走上武裝對抗朝廷的道路,局面將瞬間變得不可收拾。

韋皋有擁立李誦登基,擁立太子監國兩項大功,他不要朝廷加他的官,長他俸祿,這些東西他早已不看在眼裡,他唯一所求的就是自己死後,西川能風平浪靜。

這自然不全是為了朝廷著想,也是為了他的子孫後代著想,西川的黑幕一旦被揭開,即便他魂在九泉,埋在土裡的屍體也難保不被挖出來鞭打成碎骨爛肉,再丟入臭水溝裡,壓上一塊鎮魂石,永世不得翻身。

讓一起分過髒、做過惡的劉闢接任節度使,他自然會積極幫著自己擦乾淨屁股,保全自己的忠名,保全自己的家族子孫。

而劉闢在軍中資望不足,他若想壓服手下野心勃勃的軍將,坐穩節度使之位,就必須取得朝廷的支援,他會小心翼翼聽朝廷的話,心甘情願地為朝廷充當壓倉石的角色,保證西川這艘大船不會學習河朔四鎮鋌而走險,走向割據對抗長安的邪路。

韋皋用心良苦,長安宮裡的父子皇帝感激他的老成謀國,分別作出承諾,在有生之年絕不追訴他的罪行,讓他在九泉之下做個安心鬼。

不過李茂卻不大看好劉闢這個人,一個支度副使,仗著節度使的寵信,在西川可以一手遮天,但讓他獨當一面,卻未必夠格,治軍不同於治民,更不同於管理財賦,一個未曾在軍旅中呆過的人想壓服三軍,難度之大不啻於登天。

若劉闢壓不住陣勢,西川這艘船還是要翻的,長安可以容忍河北的藩鎮對抗朝廷,卻絕對不能容忍眼皮子底下的西川對朝廷不恭順,自玄宗避難成都後,那裡就成了大唐的後院和避難所,西川也逐漸成為宰相的迴翔之所。

長安能接受一個霸道的忠奴二十年如一日地為自己看守暫時用不著的避難所,卻絕不會讓避難所成為對抗朝廷的前線。

一旦西川出現異動,朝廷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極大,這一點李誦和杜黃裳都曾提醒過他。

為此李茂奏明李純後已經著手在成都增設龍首山成都分臺,向西川全境增派人手,形成一個龐大的監視網,監視劉闢的一舉一動,為將來朝廷可能採取的行動預打前站。

第361章 妥協是需要理由的

天德軍都團練防禦使、豐州刺史李希皓元和元年五月中遷轉湖南觀察使,接替他的是原華州刺史嚴荔。

華州地處畿輔,橫在大唐兩都長安和洛陽之間,地位十分樞要。華州刺史地位比一般的上州刺史猶高半階,與一道觀察使略同,稍低於節度使。

華州刺史遷轉觀察使視為平調,升轉節度使不過是略升半級,而豐州都團練防禦使雖獨立行事,不隸屬其他藩鎮,地位卻低於華州刺史,比如李希皓轉任湖南觀察使,普遍被認為是受重用,若嚴荔轉任湖南,則不過是平級調動,且因湖南距離長安遙遠,還會被認為是受冷落。

相對華州刺史而言,天德軍都團練防禦使的仕途、前景要黯淡的多。

嚴荔對這次遷轉不滿,到任後一個多月時間,都悶在軍府裡不肯出來。

李茂為了測試大唐邊鎮防線的穩固程度和對草原威脅的應激反應,出碎峰堡後不久便命令部眾收起旗號,換上普通商旅的衣裳,扮作一支普通的商旅隊伍。

由大晴川向南,在中受降城略作休整後,李茂一行便折轉向東進入天德軍防地。

這日剛過黃河渡口,他們一行便被天德軍設定的關卡給攔住了,邊地情況複雜,駐軍視軍事需要四處設卡是必要的,是駐軍履行職能的必要權力。

不過藉口軍事需要,而行盤剝之實便背離初衷了。

天德軍設定的這處關卡,一面檢查過往商旅,糾拿吐蕃奸細,一面對所有透過商旅課以稅賦,名曰“戍邊稅”。

稅吏要求對李茂所攜貨物課稅,李茂出示在振武軍境內稅卡的繳稅憑證。

稅卡稅吏蠻橫地言道:“他們是他們的,我們是我們的,試問閣下,在振武軍境內吃了飯,到我天德軍境內就不吃飯了嗎?”

李茂道:“這是兩碼事。”

稅吏道:“這是一碼事,你不繳稅,我們吃什麼?”

另一名稅吏拿出謄抄的一份公文,問李茂道:“你識字嗎,不識字我給你念念。這是天子頒佈的露布,什麼叫露布你懂嗎?不懂……算了,我不給你解釋,說了你也不明白。這上面寫的清清楚楚,允許各道自籌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