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不要吝嗇錢。”林英應諾,要走,又被李茂喚住,李茂叮囑道:“此事你不要露面,假手他人,留有餘地。”
林英道:“屬下明白輕重。”
上都進奏院在各部寺監司都安插有耳目,但這些人與神通廣大的銅虎頭根本不在一個層級上,他們多是一些低階官員和吏,受金錢**,充當進奏院的耳目,探聽一些無傷大局的普通訊息,讓他們刺探機密尚且難於登天,叫他們盯梢、抓人,那是絕對幹不出來的。
淄青因為在京城佈設有另一條線,也就不願在這上面投入太過的精力,加之王炳臣官宦人家出身,不知民間小事,對雞鳴狗盜的勾當也不大瞧的上眼,因此更是敷衍不做準備。
以致一旦有事,舉目望去卻無一個可用之人。
林英提議請江湖人物幫忙,自是合情合理,當然李茂也相信林英即使不請江湖勢力,也能將與李淆來往的人秘密拘押起來。
果不其然,兩日後,林英密報捉到一個與李淆來往的人,請李茂親自審訊。所謂審訊就是用刑,進奏院裡設有一間密室,專門用於審訊,但在王炳臣掌院期間,這裡極少被啟用。
李茂授命摩岢神通主審,摩岢神通不懂什麼審訊技巧,唯獨心硬手狠,被擒之人熬刑不過,只好交代,他承認自己是受原淄青營田副使李方的派遣來長安給李淆送一封密信,信的內容他不得而知,但行前李方曾向他承諾,李師道晉身節度副使之日便讓他做壽張縣令。
李淆接信後也有口信託他帶給李方,說他即刻著手遊說淄青籍官員出面保奏。
事情再清楚不過,李方和李淆暗中勾結,聯手運作李師道晉升節度副使。
林英道:“事關重大,得立即稟知節帥。”李茂道:“單憑一份口供,怎能證實是李副使所為?萬一是被小人設計,豈非惹出大禍?”林英道:“此等機密事,不大可能還有他人知曉,又如何印證?”李茂思忖片刻,道:“眼下只有請李大夫自己來證明了。”
林英吃了一驚,道:“綁架當朝三大員,這個……實在是太冒險了,萬一不慎,朝廷追究起來,非但你我擔待不起,還要連累節帥蒙羞。”
李茂道:“非如此,難以查明真相。徒增兄弟猜忌而已。”
又道:“此事我來做主,你執行便是,不會累及你。”
李淆歸朝後,仕途無望,深居簡出,坐吃等死,他極少出門參加宴會,因為是散官,除非朝廷大典,一般朝會都告假不去,對這些藩鎮來朝的官員,朝廷也懶得搭理,正好做個順水人情,他不來也沒人去請。
李淆深居簡出給綁架帶來許多難題,林英策劃的幾個方案都以失敗而告終。這個時候,有人向李茂報告說李淆有個習慣,每逢大雨初晴日,總要到距離宅邸一里外的豐大坊去吃一碗羊雜碎,這種羊雜碎裡放了辛辣的調料,人吃後要冒一身大汗,對祛除風溼很有效果。
李茂大喜,指示林英買通長到李淆府上的王姓太醫,瞭解到李淆的確患有些風溼病,一到陰雨天便發作,發作時苦不堪言。
李茂要林英在李淆常去的豐大坊羊湯館旁租賃一間門面,聘請一位師傅也做羊湯生意。林英道:“他常去那家胡記湯館,我去探過,是百年老字號,在豐大坊已經傳了三代,味道十分地道,其中加了一味特殊調料,乃是獨門秘傳,外人難窺深淺。”
李茂笑道:“我知道你擔心什麼,無妨。”林英心中雖然忐忑不安,卻見李茂信心滿滿,也不敢多說什麼。過了七天,長安城降了一場雨,二日拂曉,雨過天晴,天空如洗,空氣十分清新。
李淆被病痛折磨了**,捱到天亮,早早起來,領上兩個隨從向豐大坊走去。
守候在他門外的探子急忙將李淆的行蹤報知李茂,自昨晚下雨起,李茂就一直守在豐大坊,親臨現場坐鎮指揮。得知李淆出門,李茂急忙打發十幾個少年,手提著木桶前去胡記湯館,不論好歹,將胡家的羊湯買個一空。
隨之第二波少年因為買不到湯,勃然大怒,將胡家羊湯館砸的稀巴爛。
第248章 綁票 續
等到李淆步行至大豐坊,胡記湯館已是一片狼藉,家主和幾個得力的夥計被打的鼻青眼紫,送去醫館療治,一干鬧事的少年則被武侯鋪的邏卒收捕帶去縣衙訊問。
李淆默然呆立良久,不覺唉聲嘆氣,正要回身走開,一股濃醇的羊湯的香氣直撲入鼻,李淆使勁嗅了嗅,滿臉愁雲一掃而空,他指著近旁一家新開的羊湯館道:“走,到這家嚐嚐。”
扮作食客的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