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若不然,他們都有心連暴露在外的整個水線上方船舷都給包上一層!好看不好看那玩意再商量,只要戰艦不被打沉,怎麼都可以啊!
可想而之。灰不溜秋的戰艦,那層層疊疊的塔式艦橋外面,掛著一堆綠不拉幾黃不拉幾的複合裝甲,多麼難看就甭提了!
英美兩國都是傳統海軍,古板教條,最注重形象,愕然發現日本人居然搞得如此古怪。暗地裡不知道多少次嘲笑。
日本人卻並不放在心上,甚至暗暗的幸災樂禍:“你們這群鬼畜知道個毛啊!等遇到了支那奇怪的武器打擊,等著哭去吧!”
美國太平洋艦隊好歹還捱了幾下子敲打,有點警醒。英國人就完全不知道情況,以為這是給嚇怕了的緣故,那醜陋的掛板有什麼用嘛!
現在,用處顯出來了!
第二發命中的炮彈,彈跳著垂直扎進水線上傾斜裝甲帶,可怕的超音速下,1。2噸的被帽穿甲彈發揮出令人驚訝的穿透力!那厚達135mm的硬化層貌似足夠硬,可也要跟誰比,一般的穿甲彈實心鐵疙瘩砸不動,與碳化鎢或者貧鈾一個級別的超硬質合金彈頭,那就完全不一樣!
本來常規經驗下,三十公里距離上也就有290…360mm穿深能力的常規炮彈,放在“崑崙級”的420mm炮彈身上完全不適用!更快的速度,更完美的外形,更大的硬度,更好的被冒結構,更硬的尖銳破甲戰鬥部,導致那厚厚的、可以在20公里距離上抗住大和自己460mm炮的裝甲,一轟而碎!
硬質合金的關鍵作用,就是在撞擊的一瞬間是否能極大的破壞掉炮彈的外形,導致其解體或者變得更鈍而失去穿透能力,從而保證後面的非硬化層可以承受住巨大的應力變形!
一旦扛不住,下場就比較悽慘!
420mm穿甲彈的超硬合金彈頭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的直接崩碎了當面的硬化裝甲層,後面的非硬化層被順利的切開,好似被解開了衣服的小肥羊一樣,任人宰割!
修長沉重的炮彈在高動能下狠狠的擠壓進去,尖銳的彈頭順利的穿透整個裝甲帶,粗壯的尾巴往前衝擊,連帶的整片裝甲跟著崩裂破碎,向內塌陷變形!
內部的襯板被崩飛破碎,彈頭擠進去後,破口邊緣最大限度的擠壓減緩,導致速度一下子從超音速減慢到每秒鐘百十米的樣子,並且嚴重的刮擦拖拽讓彈體扭曲變形,彈道改變,本來垂直向前的,這下子變成側面穿透!
這發炮彈的著彈點,是在大和號的中後部,跟後部三聯裝155mm副炮相對齊平的階段,砸進去的炮彈爆炸,把第二層隔艙板壁穿透、摧毀,狂飆的風暴轟碎了坍塌的艙室內部,席捲著超高溫火焰和熔化的金屬在內層艙室肆虐,直接搗毀了一座鍋爐,並嚴重影響到這一側的推進器傳動系統!
受此打擊,“大和號”猛地一震,一座螺旋槳慢慢的減緩轉速,航向一下子被改變!
高柳儀三大佐努力瞪大眼睛死死盯著炸起來的煙柱,心中無數頭草泥馬狂飆。恨不能大聲吼叫:“為什麼一定要追著我們打!這裡又不是隻有一艘戰艦!”
見鬼了!從頭開始,對方就一直拿他下手,所有的重磅炮彈沒落到別人的地方,全都衝著他一個人來,這還讓不讓人活了?太過分了!
過分?這才剛剛開始呢!
“崑崙山號”與“天山號”的聯合打擊根本就是“擒賊先擒王”的策略,既然“大和號”衝在最前頭,個頭又最大。威脅也最大,不先打他打誰?
不等小鬼子反應過來,又是一輪更加精準的齊射,這一次,又是兩發命中!
一發炮彈很正氣的竄上了艦橋,從側面轟穿掛在三聯高射炮下方的薄薄複合裝甲後。又把弧形鋼板打爛,順利的鑽進去切碎了內部通道和炮座後,一口氣殺進後艦橋的根部,鑽出一個透明窟窿來,隨即爆炸摧毀半邊鋼鐵結構,造成數十人的死傷!
另一發炮彈更是人品大爆發!從側面命中前面b炮塔,高高揚起的炮管子把下方傾斜掛甲暴露在外。被當場撞爛崩飛了四五平米的一大塊後,狠狠的砸在那厚達650mm的鋼板表面!
這一次,日本人煞費苦心構建的超厚裝甲終於建功了!炮彈的穿透效能限於角度和距離沒有特別發揮,打碎了硬化層後就斜著彈飛,沒有完全的穿透,可這還沒有完呢!
炮彈從側面切出一條凹陷的圓弧,防彈鋼架被炸得稀爛,爆炸同時摧毀了那一根炮管的根部結構。導致轉動不令,暫時廢了!
在甲板上方橫掃的鋼鐵風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