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強大的,沒有之一!根據美國和德國以及英法等方面反饋的資訊,其核心成員都具有王牌實力,訓練充足戰法豐富,最重要的是,其配屬的戰鬥機擁有最強的防禦力,足以保證戰場生存能力達到最大。
以當前所知的資料為例,朱斌與美國柯蒂斯公司聯合研製的p…21戰機,如今最新式的已經配備有1100馬力的發動機,但最大平飛速度卻才525公里,兩挺20mm機關炮。而日本三菱此次造出的新戰機,以1100馬力的金星…40增壓發動機,卻生生跑出550公里的最大速度!
另一方面,卻是三菱之九六式戰機比對方輕了半噸多!
這部分重量哪裡去了?裝甲,全防護座艙,航電,機身翼展和長度,高度,載彈量,載油量,等等。
日本人很難理解對方的戰術思維,人命真的那麼值錢嗎?戰鬥機的最大效能才是最主要的吧?只要能獲勝,犧牲一些又有什麼打緊的呢?連犧牲都捨不得部隊,一定不會獲得勝利!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戰鬥精神,不怎麼樣嘛!
三菱之九六式戰機,採用全新研製成功的五十嵐鋁合金為機體外殼,首次採用全封閉座艙和可收放起落架,短小精悍,堅固耐用,只要不被對方打中,憑藉優秀的瞬盤、高爬升率和高航程,一定可以取得絕對大的優勢!
今天,他們來了!(未完待續)!~!
第392章 鋼鐵洪流戰北平(五)
機翼上下與機身兩側塗裝的紅彤彤月經圖,在晨曦之中格外顯眼,大頭粗尾巴細翼面極小的九六式戰機充分體現了日本人的審美觀點,幾乎貼著金星…40發動機的外殼薄薄的一層骨架和蒙皮流暢的順滑到底,矮小的座艙中更加矮小的飛行員微微縮著脖子,前方視野十分開闊,耳朵裡聽著發動機近似“悅耳”的轟鳴,那感覺無比快哉!
一個大隊的九六式,代表著當今世界最高平飛速度,最優秀的空中機動效能,代表著日本空軍之希望,從本土直接飛行轉場、加油後趕奔戰場,望著已經朝遠方急匆匆逃走的俯衝轟炸機編隊,被精心挑選出來的日本航空精英無不切齒咒罵:“膽小鬼!無恥的懦夫!”
他們當然不管對方是作為對地攻擊的專有機型,根本不會跟他們這種空優戰機玩格鬥,沒那麼腦殘,也沒空伺候。
不過他們並不寂寞,高空中遠遠看去,幾十公里外的南方天際,另一群戰機正飛速接近,那熟悉的氣動外形,讓日本精英們一眼就看出正是老仇人,今年春天剛剛在山東戰場群菜了支援韓復榘那些中島戰機的傢伙………p…21c!
特遣艦隊海軍航空兵第一團,3箇中隊,總數36架主力戰鬥機全部從濟南出發,朝著北平戰場緊跟著轟炸機群到來,所謂的“只准出動24架戰機”的所謂軍演限定。沒人當回事。
第一團團長黃泮揚親自駕駛一架p…21c戰機,以五百公里的速度穩定的飛行在2000米高度,遠遠的看著日軍氣勢洶洶的編隊,心中首先浮起的不是興奮,而是膩歪。
令他膩歪的是,出戰前司令部接到的命令:“空軍作戰任務是拖住日軍,與之糾纏直至戰爭結束,不可冒進造成過多殺傷,不可令其得到空隙對地面部隊造成威脅。”
一句話,不準打勝仗。這等操蛋的命令到底是怎麼下來的?官方解釋是:“我們不能單方面刺激日軍在空軍方面投入過多的研究力量。這會造成嚴重的不平衡。”
私下裡恭郎的歪解則是另一種:“朱老大的意思是,我們逼著日本人不斷的改進研究高速戰機,都現在可以暫告一個段落了,得讓他們停下來多製造一些後,再來打擊。”
日本人苦逼於不斷的失敗,要緊牙關勒緊褲腰帶的不斷升級戰機,幾年來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這個特遣艦隊並不在乎。因為論研究速度,全世界也就美國能暫時比他們強點………人家人多地盤大資源多。但論戰機梯隊和質量、武力強度,則世界首屈一指無疑,各種先進機型都在定型生產之中,必要時拉出來就能用。
但這樣造成一個問題,日本人每次都是小批次生產一種新戰機。而後快速淘汰再上新的,對他們的總體資源損耗並不大。活塞式戰鬥機不像別的,生產線基本都通用,這樣單方面的當教導員,未免太吃虧了些。
於是在確定日本已經研製出更快的戰鬥機後。參謀部擬定了一個新的計劃,那就是在戰場上迎擊新日機時,要營造他們已經強大到超越的假象。以日本人急功近利的脾氣,一旦發現有了壓倒性的可能,肯定會開動生產線玩命的製造,到時候出來的可